第253页

此时此刻,英国人的雷击舰群似乎还未察觉到德国人在港口航道外面部署了防雷反潜网,它们在离港不远的海面上高速游弋,一边规避德国人的炮火,一边寻找机会将探照灯的光柱射入港内,以窥探德国海军在托尔斯港的虚实。海上的夜炮不同于昼战,受到观瞄距离的限制,舰炮的有效射程往往不超过三四千米,但这并非牢不可破的铁律。只要得到有效的射击指引,交战双方仍能打一场远距离甚至超远距离的炮战。

港内的德国战舰基本处于静止状态,它们并不打开舰载探照灯,而是利用部署在岸上的探照灯和炮射照明弹搜寻敌舰踪迹。战斗刚一开始,德舰便以猛烈炮火威慑对手,但炮击效率属于光打雷不下雨,好几百发炮弹打出去,除了让英国舰艇不敢太过靠近之外,并没有取得任何实际战果。过了十来分钟,经过充分热身的德国炮手们渐渐找到了感觉,先是“科隆”号以一轮舷侧齐射击中了六百多米外的英国驱逐舰,忽明忽暗的海面上终于出现了一个醒目的火靶子。藏在港口内侧的两艘1898级大型鱼雷艇盯着它打了好几轮速射,尽管老式88毫米炮的威力不大,很快遭到德方炮火二次命中的那艘英国驱逐舰狼狈不已地撤出了战斗。

在徘徊于外围的英国大型战舰加入这场混战之前,“布伦瑞克”号无疑是双方参战舰艇中的超级巨无霸。和同时期建造的绝大多数战列舰一样,这艘德国战舰的强者光环早已随着无畏舰的登场而黯然失色,随着英德海军从竞争走向对抗,外界衡量双方实力时必然将无畏舰和战列巡洋舰摆在首要位置,前无畏时代建造的战舰成了无足轻重的角色。在战争爆发后的几场重量级海战当中,德国海军的无畏舰和战列巡洋舰有着光芒万丈的神级表现,英国海军数量庞大的前无畏舰群没能改变己方主力舰队作战不利的局面。日德兰大海战,布拉德福将军率领的第3战列舰分队被德国战巡打得晕头转向;英德海军在弗兰德斯海域的首次交锋,英国海峡舰队被德国舰队揍得屁滚尿流;再后来的两次海战,英国人的老式战列舰群俨然失去了跟德国舰队正面交锋的勇气,大多数时候都只是远远躲在后面。

就战斗性能而言,德国海军的前无畏舰并不比英国人建造服役的出色,战略作用同样乏善可陈,只因为日德兰一战中死扛英国超无畏舰群,为德国舰队争取到了极为宝贵的战术时机,它们被捧为英雄,收获赞誉无数,“布伦瑞克”号便是经历了那场残酷海战的幸运儿。它和它的姊妹舰跟英国的爱德华七世级战列舰同年服役,但标准排水量比后者少了足足三千吨,火力、航速、装甲以及适航性能全面落于下风。不考虑自身以外的其他因素,布伦瑞克难以抗衡爱德华七世,何况布伦瑞克只建造了五艘,而爱德华七世建造了八艘。若是英德之间的战争于1905年至1906年爆发,德国海军根本不具备正面抗衡英国海军的实力。

在这一晚之前,布伦瑞克级和它们的改良型——德意志级,从未获得过跟爱德华七世级或者其他英国前无畏舰直接交锋的机会。如今“布伦瑞克”号在托尔斯港抵御英国舰队的攻击,有可能跟对方的战列巡洋舰和爱德华七世级前无畏舰展开炮战,舰上的德军官兵并不奢望以自己的力量击败如此强大的对手,但他们知道丰克的战斗舰队就在附近海域,即便“布伦瑞克”号需要在一定的时间里独力抗衡三艘爱德华七世级,也不会有人因为绝望而陷入恐惧当中。这是因为舍尔率领第2战列舰分队抗击英国主力舰队的英勇事迹深深鼓舞着他们每一个人,让他们看到了在二线主力舰收获不世功勋的绝佳良机!

对付十来艘英国雷击舰艇,“布伦瑞克”号本可有所保留,但夏树直接下达给这艘老式战列舰的命令是全力攻击敌舰,它的射击阵位紧邻港湾东侧的防波堤,相当于步兵躲在堑壕中开火,远处打来的炮弹不容易对它构成威胁,而且北上的这支英国舰队未必有胆量进入斯特莱默·诺尔水道,只要解决掉眼前这些英国雷击舰艇,托尔斯港所受到的威胁就消除了一大半。

“布伦瑞克”号的表现没有辜负夏树的期望,它的4门280毫米(11英寸)舰炮装填榴霰弹射击,对数百乃至千米之外的英国轻舰艇有很强的杀伤力,它单舷配备的7门170毫米(6点75英寸)副炮以每分钟6到7发的射速持续开火,只消一发直接命中,就可能对一艘千吨级的英国驱逐舰造成致命伤。除此之外,布伦瑞克级在设计时就装配了18门88毫米舰炮,它们使用10公斤重的爆破弹,最大射程超过11000米,能够跨越防波堤对港外的英国驱逐舰实施快速打击——其最高战斗射速可达15分钟每发,对轻型水面舰艇是相当恐怖的存在!

在夏树的注视下,托尔斯港口的战斗虚火旺盛地进行着。面对港口守军的密集炮火,失去进攻突然性的英国雷击舰艇多数只是在港外盲头乱窜,试图冲进港口的两艘雷击舰和一艘驱逐舰都在离航道还有两三百米处被德舰的速射炮打成了漏筛。眼见雷击舰艇没有可乘之机,潜艇也难以在敌方严加防备的情况下竖着潜望镜溜进港口,徘徊在水道南端的英国舰队终于动手了——夜空中霍然响起了尖锐啸声,12英寸舰炮所发射的重磅炮弹纷至沓来,狠狠砸向已有数百年未尝战火的托尔斯港。这个时候,德军士兵们挖设的掩体刚好派上用场,夏树和战区司令部的军官参谋们连忙躲进掩体,利用戈特兹公司制造的15倍炮队镜继续观察战斗形势,并通过无线电将英国舰队的动向通报给在外围待机的丰克舰队。

由于常规的光学设备难以根据舰炮射击产生的光焰进行远距离的精准测距,“布伦瑞克”号无从发动反击。得知这个情况,丰克将军主动请缨,希望夏树同意他率领战斗舰队攻击英国舰队。尽管德国舰队在日德兰海战中因夜战获益,但夏树很清楚,运气可不会永远偏向一方。为了免生变故,将势在必得的胜利变成爆冷的结果,他令丰克继续在诺尔岛东北方海域待命,并向处在附近海域的德国潜艇发出调令,要求它们尽速前往斯特莱默·诺尔水道南端,攻击它们在那里所发现的任何一艘舰船。

英国舰队非常谨慎地选择了斯特莱默·诺儿水道南端作为射击阵位,天亮之前,德军部署在斯特莱默、诺尔两岛的观察哨很难发挥作用,但英国舰队想要保证远程射击的精准度,依靠的是抵近港口的雷击舰艇。夏树令战区司令部的通讯部队以及“布伦瑞克”、“科隆”等舰的无线电部门搜寻敌方的无线电通讯频率,通过发射同频率的无线电波达到干扰敌方通讯的目的。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简单的无线电干扰手段开始奏效,再加上英国舰队并没有完全停下来射击,他们的炮火时而落在港内,时而偏离港口,不断的调整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它们本就不占优势的射击速度。远程炮击持续了十多分钟,四艘英国大型战舰打出大口径炮弹一百来发,约三分之二落在港外,余下三分之一,落在码头、防波堤以及城区的又占了半数还多,落入港湾的十数发仅炸伤德军运输船一艘,包括“布伦瑞克”号在内,七艘德国战舰无一在英国舰队的远程炮击中受损。

在既不清楚敌方兵力部署又迟迟不能打开局面的情况下,英国舰队显然不敢在一个位置呆得太久。凌晨1时许,攻击托尔斯港的英国雷击舰艇悻悻撤离,英国舰队也停止了远程炮击,很快消失在茫茫夜幕之中。在这场前后持续不到一个小时的战斗中,英国海军的“澳大利亚”号战列巡洋舰及随行的三艘爱德华七世级前无畏舰就像是胆怯的老鼠,始终只是在斯特莱默·诺尔水道南端徘徊,昔日的冒险精神和无畏意志不见踪影。

第110章 蓝色陆战队(上)

午夜过后,当隆隆炮声回荡在斯特莱默·诺尔水道时,法罗群岛西部的沃格岛上,部署于桑德瓦格港以东的德军警戒哨突然在海面上发现多艘舰船,它们迅速靠近海岸,然后放下了小艇和舢板,将数以百计的武装人员送到了离桑德瓦格大约三公里的岸滩上。悍然登陆的这些家伙,头上戴着平顶无檐的海军帽,穿着深色的上衣和裤子,手里端着插了刺刀的恩菲尔德步枪,乍看起来,除了军帽不同,装束和装备跟基钦纳的新军如出一辙,但是如果仔细观察,并不难发现这支部队有许多独到之处。例如士兵们的皮制武装带在腰部位置配有两个接近水壶大小的子弹盒,斜挎的肩带能够像猎人一样携带额外的子弹,每个人的子弹盒和子弹带都显得鼓鼓囊囊,而且每个人的裤子裤脚都掖在帆布护腿中,还有他们军帽的帽墙上写着“rli”四个字母,它们意味着“英国皇家海军陆战队轻型步兵”。

当然了,沉沉夜幕下,德军哨兵可没有条件观察这么清楚。意识到是英军在此登陆,他们忙不迭地把情报送回桑德瓦格港。桑德瓦格与五公里之外的瑟沃格是沃格岛上仅有的两处滨海村镇,它们从来不为世人所知,直到流落该岛的英国军队为了不落入德国人之手而主动接受丹麦当局看管,结果德军强占法罗群岛,使得这些英军官兵没能逃脱成为战俘的命运,这两座原本不起眼的小港口连同这座荒芜贫瘠的岛屿因此名声大噪,甚至连地球那端的老妪都知道,德国人的霸权在沃格岛上势不可挡地崛起了!

英军登陆沃格岛的消息经由桑德瓦格港的德军部队转到了托尔斯港的战区司令部,这时候,徒有声势的炮战已经随着英国舰艇的主动撤退而暂告一段落。英国人损失了四艘雷击舰艇,德国海军在炮战中仅有一艘运输船和一艘大型鱼雷艇受伤,另有不到三十人阵亡,这看起来又是一场英国人败北的战斗,但把英国海军未受任何阻碍就在沃格岛登陆的情况结合起来,德国海军俨然遭到了戏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