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廉皇储面色不改地低语道:“哎……你该不会真要让我们的舰队同英国海军大干一场吧?”
为最大限度地保守机密,夏树岔道:“若英国人不卷入战端,我们怎会同他们为敌呢?”
威廉皇储不再追问,他所:“今晚去我那里喝一杯吧?来的虽然多是陆军将领,同他们多聊聊有好处。”
夏树婉拒了皇储的邀请,舰队出击还有诸多环节需要安排确认,一拿到德皇的签字,他就返回基尔。此时德国的铁路线悉数为总动员服务,幸而有具备远程飞行能力的专机,这种横跨大半个德国的行程才不至于耽搁宝贵的时间。
由于战争的惊天霹雳,德皇的办公室几乎成了热门景点,门外等候接见的人就差排起长队。这一次,威廉二世没有让夏树久等,但在见面之后,他因为疲惫焦虑的心态而没有给夏树详细汇报的机会——如同赌徒在开盘前的艰难选择,他陷入巨大的迟疑,接着突然下了决心,在夏树带来的作战方案上做了亲笔批注:陆海军各部务必全力配合此行动,不得有畏难不前、抗命不遵之行为……皇帝威廉。
在从皇宫返回航校途中,有报童在向路人和经过的车辆散发号外(号外往往用于刊登紧急新闻,不在报刊的正常编号之列,且大都是免费赠阅)。雨前的空气格外沉闷,夏树拉着车帘的同时并未关闭车窗,一个冒失的报童显然没有看到王子的尊荣,他直接将号外塞了进来。费迪南大公遇刺事件仍刺激着人们的神经,车上的人莫不被这张突然塞进来的纸片吓了一跳。
“法国飞机向纽伦堡附近的铁路丢掷炸弹,法军巡逻队已经越过我方边境”车窗外,报童们已将这份号外的主旨内容昭告众人,拿到号外的路人莫不停下来仔细阅读,更有不少人随之抬头看天,似乎是在担心法国的飞机会突然出现柏林并且扔下炸弹。
事实上,直到正式宣战之时,法国既未派遣飞机轰炸德国,也没有法国巡逻队越过德法边境的情况出现,这类消息是政治家们用于挑起民众愤慨的伎俩——从前出现过,现在进行着,未来也依然会有。
在夏树和他的新副官搭机离开柏林之后不久,一场大雨倾盆而至,古老而富有生命力的帝国首都因此洗刷一新,但战争所带来的暴戾之气却将长时间地弥漫于此,唯有和平能够将其驱散。
第139章 大战降临
德国对法宣战的消息,打破了许多人对于和平的最后一线希望。数日之内,战火即从巴尔干半岛蔓延至东欧、中欧和西欧,欧洲大陆超过三分之二的土地和人口无可避免地卷入了这场大战。1870年以来莱茵河两岸人人忧于内心,1905年以来大多数人料于眼前的事终于发生了。一家德国报纸那天在以《枪炮的福祉》为大字标题的特刊中欣然写着:“行动起来,才是乐趣所在。”它还说,德国人“欣喜若狂……这个时刻我们盼望已久……目的未达,疆土未扩展到必须扩及之处,强要我们拿起的刀剑决不入鞘”。
获悉德国对法宣战的消息后,英王乔治五世毫不犹豫地签署了总动员令。
这天上午7时整,在德国给予的12小时期限的最后一刻,比利时外交部的政务秘书德盖菲埃按响了德国使馆的门铃,将比利时政府的复照递交给了德国大使贝洛。回家途中,男爵听到报童的叫卖声,晨报宣布了最后通牒的全文和比利时的答复。他听到人们阅读这些新闻,听到激动地聚集在一起的人群发出刺耳的惊叹声。
比利时无所畏惧的一声“不”,振奋了人心。许多人认为,这一来,德国可要绕过他们的国土而不致冒天下之大不韪了。
“德国人是危险的,但还不是疯子。”人们如此相互告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