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页

夏树哧哧地笑了起来,露易丝也在一旁抿嘴偷笑。

古斯塔夫显然不明白他们为何而笑,但他对此并不介意,一边喝酒一边说:“一听说英国王室拿出十万英镑的冠军奖励,我就猜到你们肯定也会前来参赛。我的王牌快艇是你们建造的,铁定跑不过你们最新式的快艇,看来这次只能屈居第二了。输给你们没什么不服气的,只是我有个小小的要求——比赛结束之后将你们的新快艇转让给我。”

通过以往的了解,夏树知道这瑞典王子有风度又有头脑,如今看来还很识时务。可惜此次非同以往,他婉拒道:“这艘快艇恐怕不行,但我可以保证,几个月之后我们会提供一艘更新更好的快艇给殿下,价格保证最大幅度的优惠。”

古斯塔夫很好奇地反问:“为什么不行?”

夏树稍作停顿以思考合适的措辞,然后回答道:“受到某些市场定律的影响,它的售价会远远超出了它的实际价值。鉴于我们常年合作的良好关系,我不希望殿下你花不必要的代价买它。”

古斯塔夫不是文人墨客,也没有那耐心细细琢磨这些话背后的深意,他仰头又是一杯,右手握着杯脚重重落在桌面:“能有多贵?5万英镑?10万英镑?”

夏树摇头轻语:“恐怕不止于此。”

古斯塔夫愣住了,眼神饱含疑惑。

“话说回来,我们的快艇也未必就是最后的胜利者。”夏树打圆场说,“听闻殿下用功率更大的发动机对‘尼尔德’号进行了改造,航速应该比去年夺得英王杯的成绩提升了不少吧!”

古斯塔夫并不是一个很会耍心机的人,他点头道:“航速虽有提升,但和设想的性能还是相差很远。我想,快艇设计结构才是决定速度的关键吧!”

投身赛艇领域也有好几年,光是购买设备和雇用技师就花了不少钱,古斯塔夫看来也逐渐摸索到了要领。弗里德里希皇家船舶造修厂之所以能够成为快艇领域的翘楚,既不是因为出色的机械工程师,也不是因为优良的制艇工艺,最关键之处是它拥有一颗无与伦比的“慧心”,那就是夏树。作为一名百年后的专业船舶工程师,虽然不是快艇领域的行家里手,也足以成为这个时代的世界级设计师。

第28章 上阵

雨多雾多的英格兰,万里无云的碧色蓝天并不多见。春日的暖阳驱走了湿寒,轻柔海风带来了阵阵清爽,碧波荡漾的大海令人心旷神怡。在泰晤士河口,繁忙的航道从一个小小侧面反映出世界帝国的巅峰光辉,两岸耸立的那些著名建筑彰显海洋大国的深厚底蕴。此时的大不列颠就像是一个意气风发的中年人,经验和财富的积累都达到了理想程度——于内,国富民强、秩序井然;在外,地位巩固、仆从众多。对于一个国家而言,大概没有比这更加理想的状态了。

在泰晤士河口以东的大韦克灵,海岸边人山人海、热闹非凡,水面上彩旗招展、马达轰鸣,等待参赛的船艇在这里凑成了一锅超级大杂烩。根据抽签决定的分组,近700艘参赛船艇分批进行预赛角逐。由于参赛船艇性能参差不齐,大部分组别都没有太强的竞争性,但场面倒是颇有趣味——因避让不及而发生擦碰甚至相撞的,强行爆速而致倾覆的,连续抛锚还坚持跑完全程的,船体漏水以致沉没的,给人的感觉就像是一出黑色喜剧,全然没有竞速赛的紧张刺激。

冠军奖金较往届翻了十倍,赛制也进行了临时调整,但此次英王杯的比赛路线并没有太大的变化,全程依然是沿着大韦克灵的平坦海岸线跑一个来回,10海里航程所耗时间最短者取胜。经过了整整两天的闹腾,工程浩大的分组预赛终于宣告结束。在进入决赛的60艘船艇中,预赛最低成绩为16分40秒,也即以36节的平均时速跑完全程,同时期性能较好的蒸汽快船完全可以轻松达到这一航速。预赛成绩最高者是来自美国的菲利普兄弟,他们的赛艇有着相当新颖的外观——低矮宽平的艇身就像是一扇大贝壳。这大贝壳以四台发动机驱动四具水下螺旋桨,全速行驶时简直是一个巨大的噪声源,稍遇风浪便会左摇右摆,而这外形奇特的家伙跑完全程只用了11分47秒,平均速度已经超50节,同时期还没有哪艘蒸汽动力船能够达到这样惊人的航速。

位列预赛总榜第二的是上届英王杯冠军获得者、来自瑞典的古斯塔夫王子,他亲自驾驶“尼尔德”号快艇跑出了487节的均速,仅比来自美国的大贝壳慢了半分钟。排在预赛总成绩第三、第四的分别是来自意大利和法国的参赛快艇,英国本土赛艇仅仅位列第五,而德国弗里德里希皇家船舶造修厂的参赛快艇“海妖”号名列第六,全程均速455节。对于这看似缺乏竞争力的预赛成绩,夏树一点也不觉得失望,鉴于预赛分组毫无压力,他特意安排了两名驾驶员乘艇,并令快艇装满燃料载荷出赛,有所保留的表现也令“海妖”免于过早成为焦点。在进入决赛的60艘快艇当中,总共只有三艘是双人乘艇,一艘排名末座,注定成为决赛的陪衬,一艘是获得第六的“海妖”,第三艘便是菲利普兄弟的大贝壳,他们显然需要两个甚至更多的乘员来操纵这个相当复杂的怪家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