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3页

“怎么会没用呢?至少立场坚定,和美国人有切齿的仇恨,光这一条理由就足够了!”谢洛夫老神在在地说道,“如果可能的话,应该专门成立一支专门的部队,就用这些孤儿对付在世界各地的美国机构。”

这完全就是在用美国人的孩子,对付美国人。当然这只是个初步的计划,比这个计划更加重要的事情有很多,“最近的这批学员当中有没有比较好的苗子?”

谢洛夫的意思是,跟着这些老牌肃反工作者出来的年轻干部当中,到底有没有可造之材。这个问题可是非常重要的,不能人杀了,需要的干部没有成长。

索性这个问题没有让谢洛夫失望,真的有一批年轻干部得到了锻炼,未来这种机会很多,规模也很大,比如说印尼那边,美国覆灭印尼共产党让一个拥有三百万党员的政党灰飞烟灭,谢洛夫不准备扩大杀戮,如果自己成功的让印尼变色,一比一的杀回来就行了,毕竟他还是一个仁慈的人,不太喜欢血腥。

“撤军问题按照计划执行就好了,我要回莫斯科了!一定要比美国人动作慢,防止他们耍花招。”谢洛夫走到窗边看着外面景色,街边角落有一个脏兮兮的小孩,现在是一月份,以新德里纬度虽然不冷,但也绝对不会多暖和,小孩身上没有多少衣服,也不知道冷不冷。

过了一会收回自己的目光,这是印度自己的事情,他还是想办法怎么让苏联更稳定吧,在没有能力的时候,最好不要随便乱发善心,损失一点资金是其次,引火烧身可就不好了,后世欧洲的难民问题就充分的说明了这点。

在卢比杨卡广场上散步的谢洛夫,是和那批年轻干部一起回来的,经过这一次的海外实习,这批人将会被安插在一些部门作为底层干部,在适当的时候会得到启用。

站在捷尔任斯基铜像下面的谢洛夫,微微抬头盯着前方的巨大铜像有了一会,自语道,“前辈你说的对,有的时候在危及到革命事业的未来,确实应该用激烈一些的手段对抗白色恐怖!”

第411章 赫鲁晓夫的想法

没有当初苏联成立时候的激烈手段,世界上的资本家怎么会知道,工人一旦忍耐够了,是真的可以把他们挂在电线杆上面吊死的,今天工人待遇,绝不是游行加抗议得来的。而是流尽了很多人的血,才有了今天。

“喂,你说我们头没事总是在广场看着那座铜像干什么?”站在克格勃总部门口的两个特工在窃窃私语,克格勃的所有高级干部里面,谢洛夫是最愿意散步的,只要他在莫斯科,每天总会抽出一点时间在卢比杨卡广场走上一圈。

“不知道,你也知道咱们老大的风格很独特,我们要是能明白的话,会有美国人出高价钱给我们收集这方面的信息的,咱们还是不要乱打听比较好。”另外一个卫兵说完这句话就闭口不言,这种玩笑是不能乱开的,正在散步的克格勃第一副主席可是专门盯着这方面的动静,被枪毙的几个叛徒还历历在目。

“哎,好烦恼!”谢洛夫转了一圈后顺着路回到了克格勃总部大楼,天气转暖这座总部就会开始改造了,另外一边的大楼将会拆除,新建造的大楼将会左右对称,同时第二总局的一些机关也会进驻,改造方案已经通过克格勃主席团的认可,未来总部和第一和第二总局的总局围绕着卢比杨卡广场,这也符合安全常识。

在贝利亚各种流传当中被收拾掉的方式中,有半路截杀这么一个言论,说贝利亚在回内务部的时候半路上被抓捕,不管这个言论是不是真的,造作准备总是没错的,在谢洛夫的家和卢比杨卡广场十一号之间的路线,还有卢比杨卡到克里姆林宫的路线上,应该做一些安排,防止自己突然之间被斩首了。

“这个,有合适的人选没有?男的”谢洛夫看着伊塞莫特妮和卢卡妮两个女人询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