库图佐夫如此的一个角色可以说是军政集团无论如何也绕不过去的一个角色,但保罗一世就是在他的保驾护航下,被政变集团轻易地砸碎了脑壳。所以图库佐夫在随后的几年时间里‘失宠’,是一点也不值得同情的。
亚历山大一世登基之后与法国的关系有了新的转折,两国从友好转向战争,历经了第三次和第四次反法战争的惨败,俄罗斯再次转变了立场。随着第五次反法战争的结束,法俄又重新走向战争……
外人只看到大国之间外交风云的千变万化,却看不到在两次对法战争的惨败之后,大批的老一辈俄军将领被清洗,包括之前说到的本尼格森。
巴格拉季昂、多赫图罗夫、维特根斯坦、奥斯坦·萨肯等等一批‘新人’出现在了俄军高层。
亚历山大一世完全控制着军队,特别是在国破家亡的危机得到解除之后,俄军内部的军政集团就不可能再‘逼迫’他了。现在沙皇与把本尼格森安排在他身边,目的也显而易见。
虽然巴格拉季昂可以说是亚历山大一世大力提拔的新生代旗帜,但巴格拉季昂现在已经成为俄军本土派库图佐夫旗帜的最好继承人,这也就别怪亚历山大一世如此对待他了。
要是巴格拉季昂被解除了军职,到那个时候,他这位威名赫赫的统帅就只好带着耻辱走进坟墓了。
第1057章 骄傲的国防军
巴格拉季昂比任何人都更清楚,阿斯特拉罕交战的成败意味着什么。他知道祖国期待着他,俄罗斯千千万万的人民期待着他,欧洲大大小小无数国王、贵族在期待着他能对战争的结局作出一个胜利的回答。这一战关系着他的命运,关系着俄罗斯和俄罗斯十余万军队的命运,甚至关系到欧洲的命运,关系到一神文明的命运。
对于巴格拉季昂来说,后两者的负担太沉重太沉重了,他不是威临欧陆的拿破仑,不需要为整个欧洲的前途去考虑,他只需要为俄罗斯为自己来考虑就行了。这前两者的压力就足够重了,谁能够对关系到自己生死荣辱的事情无动于衷呢?
巴格拉季昂表面上很平静,是因为他善于在战斗最紧张的时刻保持镇定。他的勇猛和坚持从来不是无谓的勇敢,那只是莽撞,只是无脑,那样的人俄军中有千千万万,而他彼得·伊万诺维奇·巴格拉季昂,能够从俄军中的无数贵族后裔中脱颖而出,能够受封亲王,能够受封骑兵上将军衔,这靠的是他的大脑。
在战斗最紧张的时刻,他能保持头脑的冷静;在战局最危险的时候,他能保持心神的镇定。
也只有这样,他才能在申格拉本以6000掷弹兵对抗法军30000人,掩护俄军主力得以在200000法军的追击之下全身退到维也纳茨奈姆大道,任务完成后再率领部下重出包围圈赶去向主力汇合。在第四次反法战争中,正是库图佐夫老辣的策略和巴格拉季昂出色的殿后使拿破仑在三皇会战之前一直没能将俄军彻底的击溃。而在最后的大决战里,巴格拉季昂指挥的联军右翼对抗缪拉和拉纳,在联军兵败时也尚能保持较好的秩序。
这靠的绝不是一味的勇猛,而更多的是智慧的大脑,战争的智慧!
而且伴随着库图佐夫的再一次失势,俄军上上下下也都看清楚了亚历山大一世对于库图佐夫的偏见,可以说巴格拉季昂已经在接过库图佐夫的大旗了,他的一只手已经握到了军旗的旗杆上。在这种情况下,巴格拉季昂也就不能再以军人的身份从军事的角度上来单纯的看待战争了。
军事是政治的延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