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5页

李世民一脸恼怒的道:“亏你还有脸说,朕待你如何?”

“陛下将臣从一介布衣擢升为独掌五万兵马的大将,如此隆恩,古今罕见。韩信虽肝脑涂地,不能报答陛下的大恩!”韩信长揖到地,感激涕零。

李世民压着怒火道:“那你为何不将行踪告知于朕?让朕派出的斥候在朱虚、营陵、安丘一带寻找了多日,迟迟联络不上,朕还以为你率部投敌,变节叛国了呢!”

韩信面色从容,作揖禀报道:“陛下请暂息雷霆之怒,听臣慢慢解释。数日前,臣正率部向诸县移动,打算偷袭泰山郡,包抄李靖的后路。忽有倾盆大雨而至,更有狂风大作,吹断旌旗,由此心生一计……”

李世民脸色稍稍好转了一些,抚须问道:“你说的是三日前那场狂风暴雨?这场暴风雨的确非常恶劣,北海城墙上的旗帜同样被吹断了许多,野外许多大树被连根拔起。不过,这和你麾下的兵马失去联系有何关系,难不成大风还把你们吹进了海里?直到今天才爬出来见朕?”

韩信笑道:“自然不是,而是臣由这场暴风雨突然想出了一条计策,一条围点打援,诱敌深入,合围歼敌的计划。臣唯恐贻误军机,亦怕走漏风声,因此臣并没有急于向陛下禀报,而是自作主张,在高密境内做好了军事部署。”

“到底什么计划,仔细与朕道来。”李世民端起面前的茶碗呷了一口,不耐烦的叱喝道。

第一千四百一十九章 神来之笔

听了李世民的质问,韩信一脸淡定从容,不慌不忙的起身走到挂在墙壁上的巨幅地图前,拱手道:“陛下请到这边来,容微臣将这个战略慢慢道来。”

李世民霍然起身,昂首阔步走到地图前,肃声道:“朕倒要看看你能不能说出一个子丑寅卯,如果不能,两罪并罚。”

“陛下所言极是,五万军队无缘无故的失去联络,简直是目无军纪。如果不能拿出一个说法来,恐怕难以让将士们心服口服。”

自曹操败走中原后,无所事事的李密便从冀州返回了北海唐军大营,一直留在李世民身边出谋划策。对于李世民擢升韩信独掌一军之事忿忿不平,此刻有了落井下石的机会自然不会放过。

而另外一员大将渊盖苏文的心理与李密如出一辙,同样对刚刚出仕就被提拔为军团主将的韩信嫉妒万分,只是自己出仕的时间尚短,资历尚浅,因此敢怒不敢言。此刻见到韩信自己作死惹怒了李世民,自然是幸灾乐祸。

韩信在巨幅地图面前站的笔直,手中镀金的“地图杆”缓缓落在高密县境内的一座山上:“此山叫做断舌山,因为从远处看形似人舌,而山坡中央又有一条巨大的断裂截面,因此得名断舌山。”

“这和你率领兵马消失有什么关系?”李密双手拢在小腹前面,语气尖刻的问道。

韩信笑笑:“辩者,靠唇舌之利,凭铁齿铜牙,而断舌则意味着不能辩也。恰好刘辩的名字中含有一个辩字,断舌岂不是意味着刘辩葬身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