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呃……”朱六爷有些傻眼,但为了满足说书的欲望,也顾不上那么多了,接着道:“当时所有人都以为权妃娘娘是病死的,为此皇上把随行的太医全都处死了,按说这事儿也该完了。但时过三年,一次宫女吵架,结果令皇上雷霆震怒,下令重新查处权妃的死因!”
“什么吵架?”这些事情王贤就无从得知了,看来应该是秘密查办的。不过宫闱禁秘么,他当时在浙江混,没听说也正常。
“吵架的双方,一个是权贵妃生前的宫女,另一个是吕婕妤的宫女。那吕婕妤也是五位朝鲜妃子之一,虽然也是貌若天仙,但比不了权贵妃受宠。吵架的内容是,吕婕妤的宫女,骂权妃娘娘的宫女和她的主子一样该被砒霜毒死。”朱六爷缓缓道:“说者无心,听者有意,结果一位同样姓吕的吕美人听到了,向皇上告了密。”
“皇上的反应可想而知,立即命纪都督严查此案。当时纪都督正因为和阳武侯争风吃醋,一时冲动,在大内给他开了瓢。阳武侯可是皇上很钟爱的将军,虽然没有处罚纪都督,但对他的嚣张跋扈已经有所不满了。”朱六接着道:“纪都督也察觉到这点,正愁着如何立个大功,重新赢得圣眷呢。现在自然格外卖力。”
“纪都督领了圣命,把淑玉宫中从吕婕妤到太监宫女全都抓起来严加审问,很快便查出了结果。原来吕婕妤与权贵妃一时入宫,权贵妃却椒房专宠,还掌管着后宫,成了实际上的皇后。这让生性善妒的吕婕妤十分不满,她认为自己的样貌不比权妃差,无非只是不会吹箫,两人的处境便天上地下。吕婕妤对此十分不满,曾当面辱骂权妃说,‘有子孙的皇后也死了。你管得几个月,这般无礼!’后来更是串通了宫中宦官,从一个银匠家里借来砒霜,研成末子,放进胡桃茶中送给权妃吃了,权妃因而毙命。”
“结果呢?”王贤不禁毛骨悚然,他能猜想到那个生气就杀人的皇帝,会怎样倾泻自己的怒火。
“结果……”朱六叹口气道:“皇上雷霆震怒,将淑玉宫数百人,并同那银匠统统处死。那吕婕妤罹刑最惨,皇上命人用烙铁烙她一个月才把她杀死。皇上尤不解气,还下旨令朝鲜国王,将吕婕妤在朝鲜的家人全部处死才算完。”
“……”王贤听了很是无语,自己这一世,也是个快意恩仇的性子,却从没有过祸及家人的念头。这朱棣动不动就搞株连,实在是让人发指。好一会儿他才问道:“这是什么时候的事儿?”
“前年秋天。”朱六爷道。
“那跟昨天的案子,又有什么关系?”王贤恨不得掐死这个说书的。
“本来所有人都以为事情过去了,”朱六爷压低声音道:“但年前朝鲜使臣来京贺岁,又有情况了。锦衣卫密探发现,使团中有人在暗中查访此案。”顿一下,他说句题外话道:“老弟以后说话行事千万倍加小心,锦衣卫的密探无孔不入,不知道什么时候就会被谁人出卖,也许是你最信任的手下,也许是你同床共枕的女人……”把个王贤说得毛骨悚然,干笑一声道:“说正题。”
“按说这也正常,朝鲜国进献的妃子之间投毒,对其国内震动很大,朝鲜国王想要探明真相,也可以理解。”朱六道:“但纪都督十分在意,亲自督办此事。”
“哦?”王贤不禁笑道:“这么点小事儿,也能惊动纪都督?”
“嘿嘿。”朱六爷得意地笑笑道:“我可没告诉你,当初吕婕妤等人,是熬不住刑,屈打成招的。”说着冷笑一声道:“当时吕婕妤坚决不承认下毒,那个宫女也是坚决不承认,自己说过那样的话,她说自己只是骂权妃的宫女,该像她主子那样去死,却没说权妃是被毒死的。不过锦衣卫的酷刑,你以后就了解了,任你铁人也挺不住,何况几个弱女子……那案子办得破绽百出,可惜皇上盛怒之下,根本没细想,就把人给杀了。”
“哦……”王贤一个激灵道:“要是皇上醒悟过来,纪都督岂不要倒霉?”
“倒霉是一定的,就不知倒多大霉了。”朱六爷显然对纪纲恨意不小,幸灾乐祸道:“所以他很怕有人再查此案,可对方有使节的身份,他也没法贸然动手,只能严加监视。”说着笑笑道:“后来他发现那几个人竟上元节出来观灯,便想要趁机拿人,谁知道他那班徒子徒孙,连这点事儿都办不好。拿人时被人家引爆了灯山,一下场面大乱,结果还是给人家趁机逃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