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中总是有那么多难以解释的谜题,比如吕哲在建立国家之后可是专门找过赵佗,想要知道赵佗是一个怎么样的人物。但是,无论吕哲怎么派人找,都找不到了,也不知道赵佗是隐姓埋名躲了起来,或者是在战乱中死了。

那一次南疆军团的内部暴乱中,获利最大的毫无疑问就是吕哲了。如果没有前期那些六国遗民的支持,他不可能在天下大乱的时候可以立足南郡,没有前期打下的底子也没有可能夺下南郡,没有南郡就不可能参与到天下逐鹿中去。

人或许是真的有天命那么一说,吕哲事业走向高峰是以干掉范曾为开头,那么是不是夺取了属于范曾的天命?等待干掉了项氏一族,吕哲征战中原遭遇到的困难似乎也只能用微不足道来形容,那么是不是因为夺取了项籍等人的天命?

虚无缥缈的东西真的不是那么好去猜测,搞得吕哲多次有了想要干掉最大boss刘邦的冲动,瞅一瞅是不是能带着整颗地球飞……

“父皇,什么时候让二哥回来?”吕莹现在是人妻外加人母了,可是怎么都改不掉向吕哲撒娇的习惯。她一直都是吕哲最疼爱的女儿,以前是,现在也是。她这个时候正拽着吕哲的手臂,一边撒娇一边说:“二哥好几次许诺会带波斯猫给女儿当礼物,可是好多次都食言了!”

吕莹所谓的二哥是吕议。

吕议一二十年来的生活还是比较精彩的。他从学校毕业之后,行冠礼,是都以为吕哲该是进行一套皇储教育的时候,偏偏吕哲将吕议丢到了地方上,先是作为郡县兵在本土服役,然后又被丢到了边塞,最后几年干脆就丢到了战事最频繁的西域北部。

要说起来,吕议在任何岗位上的履任时间其实都不是那么长,最久的大概就是作为西域驻军的一名校尉,在那边待了有八个月之久。不过,那是当时恰好丁零人又纠结月氏人和呼揭人找场子,难得遇上一次大战,是他自己要求等待战事结束再进行调动。

另外有一件不得不提的事情,其实帝国的勋贵阶层子弟都是一个模样,毕业行冠礼,该结婚生孩子的赶紧,然后就该被踢到地方上,想要往文官阶层发展的就从小吏做起,想要在军方发展就从士卒做起。

帝国的这种风气是吕哲强制规定,谁不想历练,其实也不是多么大的事情,就是官方不会承认其有当官或继承爵位的资格而已。

吕哲与吕莹走的地方是位于长安城的宫城,硬要说一个范围的话,该是前宫城,想要去的地方是前宫城最高的建筑物。

两人一边走一边聊,旁边跟随的人其实不少,像是一些必要侍女,然后是卫士。

吕哲没有搞太监那种奇怪的生物,一直以来就是使用侍女。

其实太监有好处也有坏处,并不单纯是出于君王担忧戴绿帽子,要不宫城的守卫部队和侍卫怎么说?难道连士兵也要全部阉掉?

太监除了不能戴绿帽子之外,他们最大的作用是贴身服侍君王,因为是贴身服侍,知道的秘密肯定多。很多时候知道的秘密是越少越好,太监一旦成为太监压根就别想恢复自由,他们哪怕是有权利也是来源于君王的信任,应该是最仰仗于君王的人了,失去君王的信任他们什么都不是。

吕哲不用太监是一种偏执,其实是受到后世思想的影响,事实上还是有许多地方不会方便,不过一直坚持了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