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求知识的同时,卑陆人估计是少有的几个在西域各国中尝试建立一套法典的国家,他们整出了属于自己的法律,然后又在国家武装力量上进行一系列的改革,像是统一制服就是其中的一项。

“卜拉蒂·祷鄂亚问我,能不能向我们购买军械。”刘邦说话的时候在八万左手中指上的戒指,那是有着一颗大得夸张的绿色玛瑙的戒指。他转着戒指,用着探讨的语气问韩信和余樊君:“只要不是制式军械,无所谓的对不对?”

“可以啊!”余樊君也不是什么拿人手短,他已经给予回礼,至于回礼是不是等价,有关系吗?他满脸无所谓地说:“我没有记错的话,随行的商旅中有许多商人带着数量庞大的军械,让他们自信交易不就得了。”

韩信在点头,他也是那么个意思。

跟随使节团的商旅太多了,尽管执政府已经给出一些商品指南,可是并非所有人都会相信,总是会有那么一些觉得自己聪明的家伙喜欢“不走寻常路”那一套,结果是到目前为止好些个家伙后悔得肠子都快青了。

感到后悔的商人可没有白闲着,他们不是被困在西域无法继续向西嘛!那就赶紧地派人回去,根据在西域的亲眼所见所闻调整自己的贸易策略。

征西兵团开进西域,等于是帝国通往西域的道路有了最起码的规模,至少是沿途的治安肯定是得到好转。另外是,帝国的军队进入西域,展现出了剽悍的战力,草原另一头发生的事情也传到西域,一些匪盗等啥玩意的团体基本是不太敢对帝国的商队下手,但也不是没人敢下手。

“是啊,不但是觉得运输错了的商队在往返,只要是个商人都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在运输商品,他们发现西域这个旮旯地方兵器最好卖。”余樊君笑得挺开心的,他家也正在干类似的事情,愉悦道:“所以嘛,哪怕是自家没有兵器作坊,在本土购进,然后运到西域,价格起码是七八倍的往上翻。”

“比较可惜的是边境关卡不允许大批量运出铁质兵器。”刘邦舔了舔嘴唇,说道:“要不止是七八倍。”

“都没疯,那不是冒着大不为什么的,是无视商业利润。”余樊君看来是懂经商的人,他说:“青铜兵器的利润还有七八倍,少量的铁质兵器遵从物以稀为贵的理念达到上百倍的利润。在没有压榨干净青铜兵器利润之前,谁敢大批量运输铁质兵器投放西域市场,不但是违反帝国贸易条例,还会成为所有商贾的公敌。”

所有商贾的公敌有点言过其实,但大体就是那样的情况,毕竟贸易利润摆在那里,并不是所有人都会遵守,因此最为重要的还是形成的法度在维持着威慑。

“我怎么都觉得西域对帝国的兵器依赖,会刺激本土的兵器制造业。”刘邦摸着下巴,用着不是那么确定的语气:“似乎……申请开办兵器作坊的手续不是太复杂?”

余樊君点头,说道:“有一定的资产证明,然后不能有犯法记录,本身是贵族需要地方给予背书,非贵族需要得到担保加地方背书。”

刘邦想了想还是觉得算了,他本身是贵族,地方背书是一种地方建设的特色产物,大体是每个郡县的产能合理分配还是啥玩意的。

帝国不制止民间私自生产兵器是有一个大前提,冷兵器只要是有足够的原料,怎么都无法百分百的制止民间自行制造。所以帝国采取的是公开化的模式,允许民间制造许可内的兵器,再从原料源头上进行控制。

矿产资源归为国有,那是吕哲没有建国时就已经明确下来的事情,除此之外盐也是为官方独家经营,其它倒是放得比较宽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