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长久以来都是半军管的情况,一些关卡实际上自设立之后没有关闭,杀人逃窜的山民是分散而逃,可是因为不懂一些常识,他们以为只要自己化化妆或装装傻什么的就能混过去,结果因为这样被逮住的人可是不少。
一些人在行迹败露之后也不是束手就擒,他们展开了反抗,有反抗必然是会发生暴力对抗。要是在官方力量完全占优的情况下,官方其实还是有心生擒活捉。但要是官方没有完全占优,对待杀人在逃的罪犯只能是干掉。
那个村庄最先嘲讽的叫阿牛,最先杀人的叫虎头。
虎头一家子是一路选择山林逃窜,他们到了会稽郡临近闽南郡必须要过关卡才没办法继续隐藏,结果过关卡的时候出示路引毫无意外败露身份了。
要是不反抗被擒拿,虎头自然是难逃一死,可不会连累家人。问题是他反抗了,并且也真的很能打,结果是被关卡的士卒用弓矢射成了刺猬,他在被射成刺猬的时候妻子发狂咬住一名士卒的脖子,被士卒吃痛反击的时候用刀捅穿了胸膛;他的儿子在反抗的时候也被划了一刀,是装死躺在地上眯眼看着自己的三个妹妹被士卒抗走,他等被拉上马车半路才逃掉,逃之前听士卒一些闲谈,知晓了皇帝听了会稽郡的事情会动怒,人生也就有了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目标。
当然了,虎子并不清楚一件事情,那就是士卒说那些话是得到某个人的示意。然后,士卒明明可以追上虎子,哪怕是不追也能用弓弩钉死也没有那么干。
第1009章 序幕的开始
按照普遍的看法,武将做事情总是会显得毛毛躁躁,什么不爽或者什么不喜欢表现得非常直接,不爽就是操家伙上;文官则是显得弯弯绕绕许多,哪怕是再不爽谁也会笑脸迎人,然后在背地里使劲地玩阴的。
会稽郡的一帮文官真的是非常不爽张耳,他们本来满心期待能够执行张承的三年计划,按部就班地好好发展治下的民生捞政绩。好嘛,且不管张承到底是地不地道,比如让后续上任的张耳在就任郡守职位之后没有了资源干别的。但是,张承布置的三年计划本身对张耳也是有好处的呀?
张承的三年计划确确实实对张耳有利,等于是张耳不需要再劳心费力地思考,更不用花时间花精力去实地考察,哪怕是张耳什么事情都不干,只要继续执行张承的三年计划就能躺着赚文治的功勋。
问题是,张耳可是一位比较自信……哦,是自负的人,他承认张承的三年计划非常好,不过再好也是张承的计划,认为哪怕是会稽郡真的越来越好,其他人想起来的时候也只会记得张承不会知晓张耳是谁。
对于一个自负的人来说,躺在别人的恩泽之下赚功勋其实是比较耻辱的事情,更加无法忍受明明自己是老大,可是一帮子手下竟然在统属自己之后还念着以前老大的好。对张耳来说简直是,是可忍,孰不可忍!
张耳没有拿出更好的方案之前,哪怕是已经成为会稽郡的郡守了,他都无法推翻一个看似有效且不错的发展方案。实际上,本来他就等着自己好好的琢磨和观察一下,好好地做出一套比张承更好的方案,然后好好地打不会做官的张承一个脸。不过,一个意外让他改变了主意,认为不能再浪费时间,张承的三年计划可以继续执行,但是他自己也应该干点什么。
会稽郡的一众文官会那么抗拒是事出有因,张承许多布置已经在执行,等于是该使用的资源已经用了,该发的布告等等也全部已经成为既定事实。张耳想要干点什么,其实只要不让他们认为会妨碍到自己的前程,他们脑子有病才会去和上司过不去。
现实情况是张耳要迎合中枢的移民政策,真的会影响到一众文官的行政。对于官员来说,治下人口多了从来都不是障碍,会觉得是障碍是没有好的发展计划,或者是限制在土地多寡的制约小农经济体系。
帝国不是在逐渐向工业化的趋势发展吗?限制一地民生的制约,也就是土地不足的现象,因为工业的发展其实已经不存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