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错啊,帝国肯定会报复站在匈奴一边与帝国交战的国家,也真的是要出兵前来征讨,这些是绝对的真实。
问题是,李信所谓他们是帝国军人,是帝国使节,这些就纯粹是胡扯了。
“支兀另不止在一些事情上没有眼光,作为楼兰的王也表现得十分昏聩。”乌大起是假装醉意,说了很多不服气支兀另当王的话,然后醉眼朦胧地问看上去也像是醉了的李信:“相比帝国大军开来灭国,包括我在内的很多贵族,我们更加倾向于交出支兀另的脑袋跟帝国赔罪。”
李信已经不止一次听乌大起有过这样的暗示,刚开始的时候说的无比委婉,后面越说越是露骨,没有得到正式的回应开始直接挑明了说。
“所有的罪行都是支兀另所犯?”李信嗯了个酒隔,意味深长地看着乌大起:“未必吧!”
乌大起需要得到的是来自帝国支持当王的承诺,也清楚不是那么简单就能办到。现在李信话中有话,他哪能听不出来呢?立刻顺着话,点出了一批忠于支兀另的楼兰贵族。
李信必杀支兀另,不过这只是对帝国立功的第一道台阶,杀掉了支兀另之后还要让整个楼兰投靠向帝国,里面的操作空间不多,首要就是在楼兰扶持一个傀儡上来。几天接触下来,他并不觉得乌大起是一个甘当傀儡的人,若他们真的是代表帝国其实没有多大的所谓,只要将支兀另杀掉扶立乌大起也就够了,可是偏偏他们代表不了帝国。
乌大起想要当楼兰王,还有另外的人也想要成为楼兰王,李信这几天忙着应酬乌大起,另一边的李任也不是什么都没有干。
扶立傀儡不能太强也不能太弱,但是绝对不能让傀儡有名正言顺的资格,没有更多的时间用来物色,尉杜梨就是李任认为不错的人选。
雪势停后,李信等人没有离开伊循的迹象,伊循的各国商人将消息传了回去,陆陆续续开始有周边各国的人过来拜见。
作为冒牌的帝国使节团,李信并没有表现得心虚,他拿出了威严和气度接受拜见,对于各国来人的讨好也是有选择性地接受。
所谓有选择地接受挺简单,李信友善地对待那些没有出兵参与黄河源头之战的城邦和王国来人,对那些有出兵参战的人则是不假颜色。
到了李信等人停在依循城的第十三天,一支从扜泥城来的楼兰队伍进入依循城。
扜泥城过来的队伍当然是支兀另的人,他们到了依循城没有第一时间拜见李信,是先与乌大起进行必要的沟通,也不知道乌大起是给支兀另派来的人说了什么,第二天来自扜泥城的人拜见李信的时候表现出最大的谦卑。
李信接受了支兀另的邀请,说是会前往扜泥城。给出回复之后,他邀见几个没有出兵黄河源头之战国家的使节,也不知道是谈了什么,几个使节很快就各自返回。
乌大起再一次见到李信的时候说:“我已经集结起三千人的大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