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实上近些年长沙郡的粮食出产也慢慢追了上来,特别是一些本来位于中原的二线部队被调往长沙郡屯田,他们新开垦了田亩,又引进了两季稻进行播种,长沙一郡的产量也占到了全国的一成。
“执政府答应我们会就近划拨粮草,囤积粮草的位置就是在句町。”魏咎看着自己那个有些心不在焉的弟弟魏豹,说道:“离太尉署给我们的时间仅剩不到一年,要不你先过去?”
魏豹似乎是有些懵了,说道:“我不是应该留在南陵张罗的吗?”
张罗什么?无非就是取得勋贵集团的一些支持,获取更多的投资之类的。
魏国复立之后就没有富裕过,情况虽然说不上绝对的惨淡,可是真的好不到哪去。吕哲统治下的帝国允许封王存在,也给予了一定的支持,但是真正支撑魏封国的是魏咎这么一帮人。
魏豹说自己在拉投资也不是开玩笑,勋贵们多多少少拥有自己的产业,几乎是做什么都有,其中也不缺乏买卖药材、木材、皮毛等等的事业。
魏国的封土在岭南的更西边吗?那里是蛮荒之地来着,换句话来说就是没有经过开发,完全就是“纯天然”,只要肯去开发必然有利可图。
历经十余年的开拓,事实无数次证明开发处女地确实很是有利可图,从帝国开发倭列岛就能看得出这一点。另外,第二舰队……也就是南洋舰队也用事实证明了这一点,随着登陆部队深入那些探索到的岛屿,各种名贵的木材、香料不是一船一船运回本土?卖的价钱还相当不错。
“咱们先期去的探索队在那边的收获还算不错。”魏豹眨巴着眼睛:“发现很多千年巨木,也有发现金矿……”
“金矿有五成属于帝国。”魏咎看上去没有半点纠结:“千年巨木……现在缺这个吗?”
魏是封国,与春秋战国时期的诸侯国有点不同的是,帝国封国上的资源有进行仔细的分类,很多东西并不全然属于封国独有,像是矿产就属于其中之一。
也不是没人对帝国的政策提出异议,但是赞成的人更多,大势所趋之下不管是魏封国还是秦封国稍微挣扎了一下,吕哲的一次表态也将争议画上了句号。
“还能保持宗庙算是不错的了,我们也需要得到帝国的支持,不然啊……”魏咎没有多说,转了个话题,问道:“陛下任命议皇子监国的事情确认了吗?”
“确认了。”魏豹一直在点头:“陛下七岁以上的子嗣全部留在帝都,下诏任命议皇子为监国,太尉骆摇和执政官萧何为左右辅政。”
“可算是露出一些态度了。”魏咎敲着案几,一脸的思索:“这还是陛下第一次露出态度,看来太子人选已经明朗。”
吕哲长久没有确定太子人选,这估计是他受到诟病最多的地方。只是吧,吕哲本身是壮年,又是帝国的开国之君,每一位开国之君都是强势的人主,在他没有真正的表态之前谁也不敢说出建议立储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