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哲可能是出于将卢生控制的出发点,或者其它什么想法,同意了卢生的自荐,卢生也就成了夷陵烈士园的总负责人。

烈士园从建立到现如今几年过去了,卢生担任园长以来倒也显得尽职,从未在一些事情上有过差错,最让吕哲感到满意的是卢生没有像之前那么活跃,动不动搞出一个谶言什么的玩意出来。

“陛下!”卢生快步向前,揖礼道:“仪式已经准备妥当,您是……?”

吕哲是出巡前来祭奠一下阵亡将士们,也是给军方展现一种姿态,大战前再次振奋一下军心士气什么的。不过呢,这次前来不算是祭祀,只能算是一种缅怀,但也足够了。

古时候关乎到祭奠并不是能够随随便便,毕竟“国家大事在祭在戎”绝不是说笑,谁要是拿这种事情开玩笑,下场绝不会比纣王好到哪去……

第0925章 畜力轨道车?

古人尊礼,礼又分为多种,祭祀就是礼的一种。

祭祀也有相当多不同的层次,有两大类别,分为私人祭祀和国家祭祀。私人祭祀一般是在地祗和人鬼上面,只有国家才有足够的资格进行天这一级别祭祀。

为什么私人不能祭祀上天?因为从有夏一代起始,统治者就是天子,也就是上天的儿子。

哪怕是对地、人、鬼的祭祀也分身份与等级,不到一定身份等级的人不能展开什么规模的祭祀,对什么级别的对象也分祭祀物品的分类,可以看得出古时候阶级定位是有多么的严格。

夷陵是烈士园,都是被定位为有足够的贡献才能入葬的人,要是按照“级别”,他们可以被称呼为鬼雄。鬼雄指的是什么?一般是指战场厮杀阵亡的将士,也就是战死了的士兵。那么鬼雄在古人的祭祀是什么样的级别?上古先秦时代不止一次有过君王祭奠战死士兵的祭祀,所以祭祀战死士兵是属于公祭的级别。

吕哲这一次来到夷陵不是专门进行祭祀,是出巡前的一种“路过”般的看望,级别上采取的是模拟两可的规模,算不得是一种公祭级别的规模。

进入夷陵地界的道路旁有一块直立起来约有六米左右的碑,上面有碑文写着“烈士园”三个大字,落款是吕哲的名字。

碑上的字体是楷书,书法称不得有多么好看,不过却是有着一种苍劲的笔力。其实,不管字体好不好看,落款人是吕哲,总会有无数人会去点评字体好的一方面。谁让落款人是帝国的开国皇帝,是不是?

碑旁边又立着一块牌,上书“下马落车”,意思就是到了这里骑马的赶紧下来,坐车的也老老实实步行。会有这样的规矩当然是为了体现出对阵亡将士的尊重,那么从这里开始就一直都是步行。

站在夷陵与南陵道路的交界处,抬头往西边看去,受于地形限制能够看到的东西有限,不过要是眼尖绝对能看到那高耸的石碑,眼力好还能看到石碑上的文字,那是书写着“为民族开拓生存空间的无名烈士永垂不朽”的字样,上面没有落款人的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