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哲很尽力在做国民教育体系的事情,为此投入的精力和资源难以估量,因为他深知教育的重要性。
一个国家的未来在于教育,有良好教育体系的国家才有未来,知识需要得到传承,被传承的人在被哺养之后获得知识,他们用自己学到的知识投入到方方面面,国家就是在这种运作中得到进步。
“学校里……没有太多特别的事情。”吕议似乎是措词了半天也想了半天,并不觉得有什么说叨的地方,想到什么似得补充了一句:“孩儿倒是注意到了一件事情,很多勋贵家的孩子都在谈论外封的事儿。”
后面那一句话让吕哲猛然抬头:“外封的事?”
“是的,父王。”吕议原本有些的萎缩的精神重新振作了起来,像是终于有什么事情能在父亲面前显摆那样,只差手舞足蹈:“您知道的,因为一些事情,学校不得不将勋贵子嗣和普通平民的孩子分开,和孩儿同处一间教室的都是勋贵的子嗣们……”
是勋贵跋扈还是什么致使与平民孩子分班?可能有因为勋贵家孩子的跋扈,但绝不是全部,还有来自于平民家庭的孩子们在勋贵后代面前的一种自卑。
人有自尊,过度的自尊容易产生自卑。孩子的自卑不会是由自己产生,只会是受到父母的影响,一旦父母长期累月地向孩子灌输某种思想,那么孩子必然是要遭受影响,孩子与孩子间的相处也就变味了。所以任何一件事情都有双面性,勋贵家的孩子也就是七八岁,他们哪怕是知道权势的好处也不懂怎么去利用,一个巴掌拍不响的前提下,事情绝不是简单的对错那么分明。
“……他们了解不多,孩儿需要打听一下吗?”吕议说了不少话,眼睛不时看向案几上的茶杯,似乎是想喝点水?
身为一个帝国的君王,拥有成建制的密探,想知道点什么的吕哲还用得着在小孩子之间查情报吗?要真的什么情报需要让孩子去探,他对政权的掌握力度该是低到什么份上啊!
“说吧?连续开了两次口,你想求爸爸答应什么?”吕哲亲手拿起水壶添了一些水,将水杯递向自己的孩子。
吕议接过水杯喝了个干净,将水杯放在案几上,犹豫了一下才说:“孩儿想向父王讨个恩准,带弟弟妹妹出去郊外。同行的还有一些人……”
“弟弟妹妹?”吕哲问了一句。
“哥哥说了,他有很多需要学习的地方,就不去了。”吕议看上去似乎有些紧张:“孩儿央求了好久,哥哥还是没有答应。”
吕议的哥哥当然就是吕哲的庶长子吕启。
真的是令人搞不懂了,特别是吕哲自己都有些茫然,他的儿子中,吕议表现成熟,但是吕启从某些方面来讲比吕议还成熟。
吕启不但显得成熟,这孩子也不知道受于外部的影响,还是什么环境在影响,他一直以来都在避让吕议,是任何场合上的避让。
吕哲不打算追究吕启到底是真的不想去,还是吕启被谁阻止着不能去,本来板起来的脸庞缓和下来:“是谁先提出要去郊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