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是劫掠证,绝对没有听错,那还是吕哲军力不够又需要有武装清剿百越诸地时期的产物,当时是鼓励民间自行前往百越诸地抓捕百越人,后面是随着汉军的扩张延伸到岭南更南边的地方,哪怕是草原上也出现了大量的捕奴队。
有时候吕哲想想都觉得有点好笑,因为农业需要农耕奴而使得抓捕异族成为很吃香讨好的事情,那么是不是会演变成日后发现一个新的异族就扑上去逮人的现象?
朝鲜半岛上的马韩要称臣,其实不止是吕哲不乐意,除开一部分觉得有人要成为属国是很有面子的事情之外,大多数人首先想到的就是又有新的异族能够抓捕了,导致的现象是国家的军队还没有什么行动,但是民间的私人捕奴队已经磨刀霍霍,要不是陆路太远又实在没有办法自己漂洋过海,现在扑向半岛的私人捕奴队还不知道会有多少。
“太尉。”吕哲看向了蒯通:“现在登记的捕奴队有多少?”
蒯通愣了愣,估计是没有去记这种在他看来不需要牢记的事情,等待和自己的署官沟通后才答道:“七百六十七支,最大规模为二千人,最小规模少到为单人,总体人数为二十八万。”
一片吸气声就那么出现在偌大的议政殿,甚至是吕哲自己都有些愣神了。
二十八万有登记的人,那么没有登记的又有多少?武官那边骚动了一下,一帮武官面面相觑之后却是没人站出来。
有名号的将领都在外面领军作战,在中枢的武官大体是趋于品阶不高的现象,更多是那种负责文牍的武官,这样就不好站出去了,他们只能是眼巴巴地看了看蒯通,然后又紧张地看向吕哲。
“那么……”吕哲又再一次捂着额头了:“目前全国的奴隶有多少?”
蒯通退回班列,萧何却是站了出来。
“禀王上。”萧何如实答:“总数约有一百三十万。”
吕哲“嗯”了一声,示意萧何退回去。
追随吕哲的人群中,军方永远是第一个受益者,其后是文官体系中的那一批人,最后才是吕哲治理下的平民。
军方作为开扩者首先获得利益是理所当然的事情,尤其是这种利益并不单纯限制在军方的高级将领身上,是那种普通士卒也获得利益的情况,这样的军队其实不用吕哲拿着鞭子去驱赶,利益所带来的好处就会无限地增加他们的扩张性和好战性。
军队的扩张下文官体系也获得了好处,这样一来文官体系哪怕是会对军方下绊子也不会过分,大体情况下还是属于倾向支持的态度。说句实在话,文官被培养或者考核上来,想要当官也要有地方去,那么帝国的疆域越大也就代表岗位越多,总好过职位缺乏出现坐冷板凳的现象啊!
平民那边就更简单了,生存空间的增大代表着他们的选择性越多,资源上的充足所带来的就是生活物资上的丰富和充足,最为显然的就是国家的暴力机器向外掠夺越多,国家在他们身上的剥削就越少,有时候不用剥削了甚至是要将福利投送到他们身上,还有什么不满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