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角这个所谓的第一战将可不是指秦军中武力最强的人,是秦军中的一个军职。第一战将在秦军中的意思是,第一战将序列的部队都是精锐,是某个秦军野战集团的最锋锐的尖刀。
北方人对于水系的利用可不像南方人那么熟悉,苏角见过渡口,可是该怎么建设一个渡口却是压根就不懂。
“算了算了,请将军在岸边空出一块区域,方便我方人员进行登陆。”也幸亏是李良这个懂得秦腔的人临时充当联络官,不然光是一些扯皮就够人头疼:“由我们来自行建造渡口。”
对于这点苏角倒是没什么抗拒,甚至好心问道:“需要我们砍伐来木材吗?”
李良当然是回答“需要”,随后也就大声向停在水面上的本方人员呼喊什么。
渡口的建设其实还是要看河滩地段,越是简易的渡口对于地段的要求也就越低,若光是要一次性地装卸货物其实可以随便点,但是后面还会有大批量的汉军需要渡河,那么建牢固点总是没错,并且不是单单建立一个渡口,需要的是起码十个。
苏角有与汉军对阵的经历,他发现仅仅是四年汉军的分工又变得更为仔细,甚至出现了一种完全担任工程的兵种。
“啊?工程兵吗?”李良倒是没有隐瞒,也没有隐瞒的必要:“那是建军之初就有的兵种,后面才进行完善,加强了各个方面的技艺教授和培训,是很有用的一个兵种。”
苏角当然看出那个叫工程兵的兵种很有用,要是有这么一支专业的团队,不但安营扎寨十分迅速,且一军之先锋挺近的路上因为有专业的工程兵搭桥铺路,行进速度该变得多快?
其实也就是秦军真的不是那么了解水运,不然哪怕是蒙恬没有下令今天停驻休整,除非是留下一部分卸货其余大军先走,否则光是建造渡口都要花上一段时间,另外在卸货上用的时间也不会短。
“他们是将一切都算计好了吧?”内史腾一得知需要用时二天左右立刻就那么说。
“也许吧。”蒙恬没有过多的计较。
事事求人本来就不是一件令人好受的事情,后勤依赖于人对一支军队来说更是等于失去了主动权。汉国方面肯定是计算好了一切,不管十五万秦北征军是不是愿意留下来等候,为了得到水运而来的粮秣和其它物资都需要停在原地,于出现的一个时间差里两个汉军的军团也会抵达该处。
蒙恬比较在意的是自己所看见的汉军,如果他没有看错的话,所见到从洛水而来的汉军已经在武器上进行换装,不再装备青铜而是换上了铁兵,这是原本处于秦境共尉所率汉军所不一样的。
“我注意观察过汉军士卒的兵器,军官佩剑长度约有三尺(大约七十厘米),士卒已经没有列装戈矛全部换成长枪,一些短兵的士卒是装备单刃剑(其实是横刀款式)。”李由语速有点慢,字字却是清晰。
汉国军方是在四年前开始逐步换装,亦是淘汰了一些上古先秦款式的兵器,像是需要严格操练才能熟练适应的戈矛就在淘汰之列,加入了只需要掌握刺和档就能上阵使用的长枪。
“刀”目前这个“字”还没有被创造出来,一律是称呼为剑。汉军之中使用刀的兵种不少,像是持盾朴刀兵那种长柄厚背刀,骑兵使用有弯曲幅度的斩马刀,步兵使用没有弯曲带有破甲性质的横刀,弓弩手装备的那种长度四十五厘米左右的短刀(现在称呼为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