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唯一知道的一条道路可以在任何时节畅通,不过那条通道是一条宽度不固定的道路,最狭隘的地段只能容纳三人并肩而过。”
“是吗?胡人行军作战是携带牛羊等牧畜作为大军粮食,只有少数的车马,胡人战时也是掠夺就粮于敌的策略,那样的地形对于他们的后勤制约不大。我们的军队却是对后勤线十分依赖,后勤车辆难以通行就不具备成为粮道的可行性。”
“不排除阴山山脉群里有其余更宽更易于行走的道路,只是目前我们还没有发现。目前阶段,我军向草原扩张的方向是倚重于雁门郡向北一线,从雁门境外的草原进行长途的绕路。”
“雁门之外的草原辽阔,但是绝大多数区域是沙漠和沼泽地吧?”
“我军收服了不少当地的胡人,经由他们的带路可以避开沙漠和沼泽地,已经能够形成相对持续性的后勤补给线。”
蒙恬又一次震惊了,想要在草原上形成一条可持续的补给线,那需要一个前提,也就是绝对的安全。他不太了解是汉军将沿途的胡人全部清理干净,还是汉军沿途建立要塞据点。总的来说,他还是比较倾向于汉军沿途设立要塞据点的方案,毕竟胡人的流动性太大很难完全地清理,另外就是别忘了速快造城法是出自汉王哲。
这一次却是蒙恬没有猜中,想要在广阔的草原上建立要塞据点并不那么容易,草原上基本是沙土没有多少便于利用的石块,沙土没有粘合性,没有其它材料混合无法建城。另外就是汉军出塞的时间不长,同时也是因为汉军的后勤线因为胶州湾那边出现问题,倒是汉军补给线紧张,光是运送粮秣和军事器械已经吃力,又哪来多余的运力千里迢迢运输水泥等物?
汉军保障在草原保障补给线的做法有点原始,除开每隔多远留下必要的驻军设立营盘之外,一些非正规骑兵也大肆配置战马,又利用已经收服的胡人成为另一道巡视力量,多种协同之下才堪堪能维持后勤线的安全,那还是建立在草原上处于胡人相对空虚的现状之下。
“是吗?这样一来牵扯的兵力很庞大啊!”蒙恬脸上满是诧异。
李良笑了笑,说道:“我王麾下并不缺少军队。”
旁边的内史腾和李由不禁面面相觑,他们一致怀疑李良说得是不是真的。
蒙恬却是没有怀疑,汉国的国策注定汉王哲确实是不会缺乏兵力,从某些方面来说汉王哲需要的是担忧兵力膨胀过快。
李良离去,内史腾是一直等到李良离开得够远才说话。
“将军,为什么会认为汉王哲在主动压制军队数量?”
“你不觉得汉国很像是之前的我们吗?”
“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