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外一边,联军的营地内也在进行类似的讨论。
胥纰逼落指着完全停下来的汉军二千骑兵:“汉国人的骑兵肯定是过去的交战中没有遇见过对手,显得很娇纵。”
陈胜:“……”毕竟是一个最底层出身的人,他看不懂是个什么情况。
韩广却是有率领单骑走马的经验,点点头:“确实,他们纵马狂追,疏忽了座下战马的体力。”
华夏体系(含周边)的马匹种类不少,草原马种(河曲马)的个子矮小,爆发力也不怎么样,但是胜在持久力十足;秦地的陇西马算是相对高大的马种,不过在持久力上比之草原马不如,爆发力上也只能说是一般;西南区域的滇系马……不说也罢,就只能是当驽马使。
汉军骑兵的坐骑来源有些杂,有河曲马体系也有陇西马体系,更有现在被称呼为赵地马其实就是一种赵国在历史上白狄从俄罗斯区域迁移来的三河马体系。
汉军的骑兵装备最多的马种是陇西马,毕竟汉国与秦国的牧畜交易量一直是最大的,河曲马次之,三河马更次之。不一样的马种之中当然也会存在诧异,就像同样是人也会有高矮胖瘦之分,相对来说汉军的重骑兵坐骑都是挑选四蹄直立身高起码二米以上、负重能力合格的战马,淘汰下去之后才是装备轻骑。
不得不说的是,现在的马种比起“阉割文化”盛行时期的马种都还算不错,普遍是四蹄直立身高在一米六以上,只有一些挫到不行的马匹才会是一米二的四蹄直立高度,而这一类马匹压根就成不了骑兵的坐骑。
纵观战场,不管是汉军这边还是联军那边,只要是用于作战的战马,没有一匹是矮于一米六,出战的东胡骑兵座下战马的高度比较不平均,但是绝对不会出现那种像现代人一骑上去双腿能着地的尴尬画面。
另外要说的一点是,现在的人种也存在比较明显的差异,像是华夏族群的人种中,秦人的身高普遍是一米八的平均身高,二米左右的“丈夫”更是不在少数。列国的平均身高中,赵地人、燕地人平均身高也是一米八,不过二米以上的“丈夫”数量就比较少,韩地人、魏地人的平均身高则降到一米七左右,最矮的该是平均身高普遍在一米六的楚地人。而百越就更矮小了,一米二小个子的随处可见,一米六在百越中算是高大的人。草原上的人种也不怎么样,平均身高有个一米五就算不错,但是草原胡人的腰围确实是比较宽一些。
说实话,吕哲没穿越之前怎么都不相信现在的华夏族群在东方是身材最高大的人,毕竟在他的了解之内……不管是来自于什么途径,都是将南方区域之外的人种描述得相当魁梧高大,特别是“神话”了胡人的身材,动不动就来个“身高一丈、腰围一丈、眼睛比足球大,拳头俨然就是个锅盖”。
其实吧,那压根就是因为太多次的被胡人南下入侵揍惨了,也有太多异族统治的历史,失败太多之下肯定是要找个“借口”来说为什么打不过,以至于各种莫名其妙的“篡改”就运营而生了。
至于后面华夏族群的身高为什么被降低,不能太过详细描述,只能模糊点提醒“融合”二字。
目前还什么都占优的汉军,他们对于东胡抓住空隙反扑,担心是会有,但是绝对不会出现惊慌到四散而逃的场面。
经过无数次的演练,停驻更换座下战马的二千汉军骑兵在东胡迫近到一里之内(三百米)时,基本都是利索地踩着马镫又骑跨在马背上。
“先不接战,跑一段,迂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