娩杓在和蒙毅的商讨中果然十分坚持,他复述了吕哲的观点,毫不客气地提出秦国割舍巴郡和蜀郡不过是一种策略,本身带有多少诚意只有天晓得,并十分干脆地问前去商谈的蒙毅:“秦国有机会重夺巴郡和蜀郡,会放过吗?”
这该让蒙毅怎么回答?华夏的任何外交都带有十足的弹性,打不过割土都是抱着一种有实力了再抢回来的意图。当初秦国败给魏国割舍河西之地,不也是协议签了最后砸锅卖铁老少齐上阵,几乎是打到亡国的边缘还咬着牙,最后还是商鞅变法之后秦国整合国家有效力量,不但再次将河西之地夺了回去,还拿了不少利息。
“我王的意思是,以其在国土上留下不确定的纠葛,不如直接以商业行为来确定归属。”娩杓说到这笑了笑:“以赔礼道歉割舍疆土和以商业交易来确定归属,蒙先生认为哪一样对当前的秦国有利?”
蒙毅脸色却不是那么好看,汉国上下压根就不相信秦国会遵守约定,认为一旦有机会秦国肯定是要夺回。他脸色不好看不全然是因为这个,还奇怪汉国明明不相信秦国,为什么还要提出对秦国明显有利的条件出来?
“我王的考虑不是身为臣子所能理解的。”娩杓一点都不隐瞒这点,他又说:“对于王上的决定,我等臣子却是坚信不疑,定是对汉国有利。”
原本要继续试探的蒙毅不再纠缠这个问题,他转过话题开始询问娩杓这一次前来除了关于巴郡和蜀郡的定议之外,需要获得秦国的什么商品。
“来自陇西和北地的牧畜一直是我国所需要的,另外就是关于羊毛的订单。”娩杓当然不会说汉国研究羊毛织布已经取得研究进展,他给出的订单量有点大。
汉国那边有限的几块平原并不全部适合用来作为牧场,秦国的陇西那边却是有着天然的优势,吕哲已经向齐燕开战,随着兵锋不断向前推进,未来自然是有可以自我发展的场地,可是在汉国的整个大战略部署中,秦国三年之内不能灭亡,只有用这种方式来向秦国进行输血。
“汉王真是令人捉摸不透啊……”蒙毅眼睛一直看着娩杓,说了这么一句话。
第0655章 国祚(三)
招待共尉等汉国军方将领的人是赢腾,不过无论是历史记录上还是平时的称呼,赢腾一直都被称呼为内史腾。
一个人若是正式的称呼被某个名号所取代,那必然是该人在某项领域或者某件事情上做到了别人所做不到的事情,内史腾正是这么一个人。
内史腾为人所知的成就有不少,最为出名的当然是率领秦军进行灭韩之战,后面又被始皇帝派去南郡作为郡守,直至秦一统天下之后才专任到内史郡作为郡守。
汉国的直隶郡为南郡,说起来对于在南郡执政过郡守一职的内史腾并不陌生,一直到南郡成为汉国的直隶时,民间对于内史腾在南郡颁布的两篇文告都还是津津乐道,那是关于“为吏之道”的申明和解释。
似乎是在现代的考古中,考古学家发现了一个叫喜的墓穴,该墓穴之中就有内史腾两篇文告的原文,也将内史腾关于教导属官的意义重现出来。
内史腾在接待共尉等人时并没有一开始就进入正题,是聊了一些关于南郡的变化。他对于吕哲在夷陵和江陵中间的地段选址建城充满了佩服,提起到在他作为南郡郡守时其实也有过那样的打算,只是考虑到秦国的情况和南郡的劳动力压根就无法支撑,才遗憾地作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