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可能吗?很有可能!他们一再的商议过,不难看出吕哲并不愿意秦国在齐、燕、赵三国和草原胡人的夹击中灭亡,这从汉国与秦国的交易量上比列国多得多来看很明显就能看得出来。

对于吕哲之外的人来说,他们不懂什么叫民族意识,也不会明白吕哲对异族打从血脉当中就有无法掩饰的仇恨和杀戮欲望。

秦国过早完蛋当然对汉国都没有什么好处,这点非常显而易见。对于汉国的众大臣来说,秦国是吸引齐、燕、赵的存在,哪怕是汉国向齐、燕、赵开战,秦国一天不亡齐、燕、赵就会用最大的精力来对付。对于吕哲来说,他不愿意秦国灭亡之后匈奴等草原胡人就此栖息在秦地,一旦让胡人在秦地站稳脚跟并且跟齐、燕、赵连成一片,接下来汉国想要进军北方就不是那么容易。

扶苏不完全理解吕哲的想法,但是无从是从实际需要,还是秦国目前所要面对的,付出西南区域换取与吕哲结盟,哪怕是短暂的结盟都是必需要进行尝试的。

第0640章 各国动向(三)

秦国与汉国结盟的可能性不小,很多头脑清醒的人都能看出这点。

举世皆敌的秦国极度需要盟友,她已经独扛太久了,差不多已经是到了筋疲力尽的时刻。唯一有点疑虑的是结盟能持续多久,另外结盟的形势又该是怎么样?

曾经的秦国割舍了河西之地换来崛起,那是在绝对不利的情况下做出的必要牺牲,现在秦国的环境比之当时还要危机,对于秦国来说,支撑过眼前这一关才是最为迫切的,在严峻的形式之下,哪怕明知道是在饮鸩止渴又能怎么样?

面对不利的情势,从来都是要能任人所不能忍,人们把那个叫卧薪尝胆,唯有坚忍才能有机会挽回局势。

扶苏带着十来万部队回到咸阳稳定朝局,蒙恬手里的兵力下降到不足二十万,就是这么二十万秦军利用不是那么稳固的战线将草原胡人维持在了上郡边境。

极度依赖于战马的草原胡人最佳的作战季节是秋季,那个时候正是草料丰足战马最为健壮的时刻,同时也是牧畜宰杀的最佳时节。

有足够多的草料、牧畜和健壮的战马,游牧民族才是最为强悍的时候,春季和冬季却是胡人不战的时节。

现在是夏季时间,以匈奴为首的游牧胡人攻势并不是那么猛,仅仅是保持平平的进攻态势。为什么会这样呢?概因春季是牧畜繁殖的时间,春季为了让马匹、牛、羊等牧畜能够繁殖,草原胡人一度停下战争进行后撤,总算是让长城军团有些许喘息时间,扶苏也才能抽出兵力回到咸阳。

夏季胡人攻势不猛,那也是因为大量的母马受孕,只有一些没有受孕的母马和公马可以提供驰骋,另外就是牧畜也大多受孕不宜宰杀,胡人们在诸多的限制下想猛都猛不起来。

当初在草原胡人退却准备应对有草原特色的夏季,蒙恬提出过追击的建议,可是秦军毕竟是连续苦战,从中原回援北境的部队也太过疲劳,最终蒙恬能做的就是抽调一部分兵力进行袭扰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