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燕、赵三国联军派出使者又留下十五万部队恐防不测,其余部队也没分兵就直扑睢县,这一次他们遭遇到了来自秦军的抵抗。
季布眼见没有成功阻吓齐、燕、赵三国联军停步不前并没什么不满意,齐、燕、赵不是被吓得在兵力紧缺的时候还留下十五万吗?那一刻不但是季布,所有汉军将士的虚荣心都得到极大的满足,毕竟那是齐、燕、赵认为只有三个士卒才能抵上一名汉军的战力。
齐王派来的使者问季布为什么要率军靠近战区,季布当然不能直愣愣说是来吓人为秦军争取时间或拖住部分联军部队的。季布给出的答案是,汉军是受到魏王与韩王的共同邀请,来确保齐国、燕国、赵国与秦国的战事不会像上次一样在魏国和韩国的土地上重演。
齐国使者一听季布的回答立刻就是一阵尴尬,上一次他们交战的土地是在魏韩国土之内,说实话确实是一件非常践踏他国尊严的事情。上一次他们敢在魏韩的国土上交战,其实也是不怎么把吕哲看在眼里,更是无视了魏国和韩国的感受。
自那次会猎被揍得满地找牙之后,齐、燕、赵三国倒是敢一如既往的蔑视魏韩,但是是怎么也不敢再轻视吕哲(汉国)。今次联军选择的进军路线是离魏韩国土近一些,可是早就提前严令联军将士不得踏入魏韩的地界。
虽然很清楚事情不是那么简单,可季布给出的理由无可挑剔,齐国使者也只能灰溜溜的回去禀告,至于奉劝汉军之类的事情一点都没干,毕竟汉军是离战区近,但驻扎地点是魏韩国土,他们有什么理由让汉军离开?如此一来,联军留下十五万部队保证不出意外也就无可避免。
四十五万联军自然也不可能是同一时间抵达砀郡首府睢县的战场,与之睢县秦军最先爆发交战的是田横的前军,五万齐军是在睢县十里之外的睢水北岸遭遇三万秦军,双方普一发现对方都是毫不犹豫就发动进攻,总共八万将士一直是厮杀到臧荼带着燕军逼近才由秦军率先脱离战场得到终止。
在臧荼带着燕军终于抵达战场之后,他看到的是尸横遍野的河滩,找到田横一问又有点傻了眼。原来五万齐军对上苏角带领的三万秦军被打得无比凄惨,田横本人若不是见机得快也差点被苏角干得挺尸。
首次遭遇到秦军拦截,田横率领的齐军前锋在秦军撤退后一点人头,原本的五万士卒之剩下二万不到,事后收拾战场倒是能点算数伤亡数字,那就是干掉三千余秦军,己方战死一万二千余人、轻重伤七千余人、其余则是失踪。
根据田横的描述,秦军作战凶悍的程度远超秦一统时期,经常是秦军哪怕快死了只要有一把力气就绝对会拖住一个人陪葬,齐军的士卒根本就不适应这样的战斗,结果双方的战损比就是臧荼看见的结果了。
田横遭遇苏角的截击只是第一起,在之后各个方向也都出现秦军的身影,分布在三十里左右范围的齐、燕、赵三国联军处处遇敌,之前的主动一去不返,到了那个当口也才意识到少了防备汉军可能发生突然袭击的那十五万部队,他们竟是发现军队不够用了!
第0629章 大势(二)
到目前这个阶段依然是只有秦军和和汉军有分别战兵和辅兵,战兵自然是用来作战,辅兵则可以是辎重部队或是服务于战兵的辅助人员。列国却是没有精细地进行区分,他们的士卒接到什么命令就是什么兵种,而兵之所以是兵不但是在军方的名册还是因为发放武器,列国在征召民夫的这件事情上倒是与秦国、汉国相同。
齐、燕、赵三国联合起来的百万就真的是百万个士卒,后面还有服徭役或者干脆就是被强制拉丁的近两百万个民夫。可以想象,进行一场大规模的会战将会牵扯到多少人,能动用那么多的人手来直接参与战争或是间接服务于战争的后勤,齐、燕、赵三国的国家体系也算是耐得住考验了。
通常前线的一名将士至少都要有三个以上的人进行服务,所以很多时候并不是出兵的数量越多越好,若是国家国力受不了出兵数量来超过负担,该国还没有与敌国交战估计就要自行崩溃了。
汉国正是看到了齐、燕、赵拿出的决心才会担心秦国这一次在东线战场会撑不住,不然就不会有季布率军紧急赶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