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万匈奴人出阴山南下,他们撞上定边城的时候似乎是有些莫名其妙。
头曼为什么莫名其妙呢?是因为再此之前匈奴人与月氏人在大战,所有的精力都被牵扯在西边,在东方只是一些部落在游牧,并没有太过关注秦国的动向。
要南下侵略竟然不做任何情报刺探看起来很草率是吗?但是这样才符合实情,现在的匈奴并没有具体官职,依然是蛮荒形式的部落首领、长老、大头目、小头目的分级,能够奢望这样的体系会分工明确吗?
定边城被蒙恬修建得十分坚固,因为是据守在第一条防线的城池,它采取的是模仿自吕哲建造的棱角形状,城墙高度约是三丈,城墙段上除了布置床弩之外,学自南陵城防御体系的悬刀、滚石系统也装了不少。
可以说驻有八千秦军的定边城,它除了没有护城河之外该有的城防设施一点都不少。另外,在定边城的两边还有二座缩小版的定边城,分别驻有一千秦军,三座城池成为一个掎角之势。
匈奴人被城池挡住去路的时候是发懵的,他们记得很清楚在二年前这边是一片平地,很不明白在两年之内怎么会出现三座城池。
说来也是,因为时代限制性的生产力,想在两年之内建造一座城池并不是那么容易,偏偏秦国不止是修建了一座城池,是一大二小的三座城池。
挡住去路的城池看上去比传统的华族人群居的城池要小很多,可是匈奴人一次试探后立刻明白城池小不代表好打。
匈奴南侵在三年前就已经被秦国获知情报,为了与匈奴人大战秦国整整做了三年的准备,只是由之前的主攻变成了被动防御。
与马背民族打对攻秦国并不怕,说实话秦人也不缺游牧人口,在草原上打对攻形式的游动战一点也不会吃亏,在很多时候甚至能依靠文明的先进性打得草原胡人满地找牙。
打起防御战秦军更是得心应手了,毕竟他们祖祖辈辈就是在这种战争形式下生长成年,对上了没有什么攻城技巧的草原胡人,虽是处于巨大的兵力差距,但是仍然显得游刃有余。
整整一个月,头曼率领的三十万胡人围攻以定边城为主要防御体系的三座城池,打了一个月付出大概二万人的代价竟是攻不下来,这让他们开始产生一种暴躁心理。
来自西边的一个部落首领,叫居次的家伙建议直接绕开难以攻取的秦军城池,大军滚滚南下径直杀入秦地。
这样的建议要是不以占领土地为目标只是打草谷的抢劫当然是正确的,但是匈奴这次南下并不是为了抢劫,他们是与齐、燕、赵约定夹击秦国,匈奴将会得到河朔地区以及秦国的上郡和北地郡。
以占领土地为目标的战争,需要的是击败敌军的军队,进行更可能多的杀伤,如此才能在获得胜利之后保住战果。再则,有这么三座城池在背后,哪怕匈奴人并不依赖于后勤补给,背后有一支敌军的存在也太危险了一些。
还有一些是头曼没有明白说出来的,草原上的匈奴与中原列国距离太遥远了,压根就不知道中原的战事战况怎么样了,头曼是真的攻不下定边城等三座武城,也是在近一步等待中原的战况被探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