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吕哲展开阴谋布置的暂时也只能是齐、楚、燕了,或许还要加上近期不知道在搞什么的秦国。

会盟已经确定,哪怕是有着相当多的疑虑也不适合不去会盟,只是相应的准备真的要做好,吕哲很快就和麾下的文武达成了共识。

在吕哲这边在做相应调整时,蒙毅与王离为首的两千多秦军比预料中早了五天到达南阳郡,他们在距离吕哲疆域范围一百五十里外的阳城附近停了下来,由董翳再次与吕哲这一方交涉关于背书观盟的事情。

因为级别的关系吕哲自然是不可能亲自出面与董翳交涉,身为执政的萧何代表吕哲向董翳进行拒绝。

秦国似乎早就料定了吕哲会拒绝一样,对于吕哲这一点拒绝背书并没有过多的纠缠,可是董翳交涉的过程中又扯出新的问题。

蒙毅和王离带来的秦军不是二千,是足足有八万的秦军。董翳会对吕哲这一方进行会知没有太复杂的因素,不过是想表示八万秦军并不是带着敌意而来,至少不是针对吕哲的敌意。

八万秦军?哪怕是带有欺骗性质,除非是想要进入与秦国的战争状态,不然吕哲又能说什么!难道叫秦军回去,秦军就真的会退回去?他只能是表示严重的不满,然后该干什么继续干什么。

关于列国的后续消息也不断再送来南陵,燕国因为离得比较远的关系这次与盟只会有三万军队,齐国那边是出动二十万,赵国也是相应的出动二十万,楚国的军队会有十万。当然,这些只是列国通报缔约者的军队数量,至于是不是与通报的军队数量吻合,那只有天晓得了。

“魏、韩、秦、赵、楚、燕……”吕哲已经不知道该说什么了,他仰了仰手中的纸片:“好嘛,一下子会有起码近百万的军队汇集在慎这么一个小地方!”

百万部队啊,光是营盘都要连绵数十里,慎又不是什么大地方,一下子挤了那么多的军队,能挤得下来吗?

第0516章 必要的风险规避

目前军队建制相同的国家分为两种类型,秦国与吕哲这边有划分专门的战兵和辅兵,列国那边却是没有从建制来做明确的划分。

列国的军队是个什么模样呢?大概就是士卒一样都是士卒,不分专门用来作战和进行辅助的兵种。他们在的军队,每一支部队应该干什么能够干什么完全取决于统帅的安排,很可能上一刻某支部队是押运辎重,过了一段时间又成了正面战场的主力。

像是列国那样的部队比较混乱,军队的战斗力因为没有专门的战兵体系很难维持固定的战斗力,所以列国的军队能不能打就完全取决于统帅能不能摸清楚哪支部队能打了。

秦国与吕哲这边的军队有划分出战兵和辅兵,可是也不完全是不让辅兵上战场作战,只是将建制分得明细,按照现代的说法就是“一线部队”和“二线部队”。若是按照唐宋时期的理解,那就是甲、乙、丙、丁的区别,其中又分野战集团和驻军集团。

会去慎与盟的列国合起来有五十三万,其中齐、燕、楚有三十三万,而这还是通报过来的军队数量,实际上肯定不止这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