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有这么一回事,列国之间的互相婚嫁已经有近千年的历史,但是吕哲不是王族,身上没有流传悠久的尊贵血脉,似乎也不符合列国择亲的规则。

叔孙通被吕哲那么一套给说愣了,呆了半晌只能期期艾艾地说:“现在是比之春秋时期更加残酷的乱世。”

不明白?就是说是到了实力决定一切的年代了,一些规则已经被打破。

吕哲愣了一下,叔孙通说的与后世的历史学家不是一个论调,后世的历史学家是将陈胜称王论断为打破贵族血统论的启示,自陈胜称王开始华夏依靠血统才能成为王者(皇帝)才成为“过去式”,华夏的历史开始了只要有足够实力就能成为王者(皇帝)的年代。

所谓的血统论不是听上去那么简单,所包含的意义非常重大,那是关乎到平民百姓对某个人祖上的认可,某人因为其祖上的辉煌事迹或者成就有天然的优势,其实就是“天命”的最原始理解。

历史上陈胜称王给予了“血统论”的第一击,项羽在灭掉秦国之后对十八诸侯封王是第二次致命打击,刘邦成为汉朝开国皇帝才是最后一击。

吕哲对于叔孙通的说法持认可态度,毕竟有实力才有一切是最原始的“道理”,那么他有现在的成就,列国进行拉拢就说得过去了。

问题是还有什么事情没理通,比如楚国的态度前后转换也太快了,楚人从来就不是一个容易软化的族群,他们是出了名的无组织、无纪律、不安分的一类人。吕哲可是夺取了大片大片的楚地,按照楚人的“天性”绝对是不会善罢甘休,结果现在不但寻求停战,还拿出了一套什么嫡子双继承法之类的方案出来。

“主上的意思是事有蹊跷?”蒯通不明白自家主上是在忧虑什么,列国有私心是必然的,压根就不用进行猜测。可是对于列国来说最大的敌人是秦国,只要对于反秦或者灭秦有助力,列国是求之不得的。

吕哲只是点点头不再多说,问起了别的话题:“治下闹事的楚人多吗?”

每个地方都会有一些刺头,战乱之时更缺不了这些人。吕哲地盘扩充的速度不算慢,不可能在短期之内就梳理完疆域内的治安,除了南郡是梳理力度最大保持相对稳定的治安之外,其余各郡若说想浑水摸鱼的全部被消灭干净是不可能的。

蒯通觉得吕哲的话不妥,他们占领的地盘都是楚地,除了吕哲最早收编的那些六国罪囚,治下不都是楚人嘛。

萧何是想了很久才回答的,各郡县的情况都不太相同,南郡是治安最好的一个郡,衡山郡因为维持了相当一段时间的军管治安也不差,但是如苍梧郡、九江郡、庐江郡、长沙郡就有点复杂了。

苍梧郡那边的不稳定因素是来自残余的百越,这些百越人躲在深山老林时不时会出来袭扰一下屯田点和移民居住点,不过因为骆摇收服了相当数量的百越人,对吕哲怀有敌意并在袭扰的百越数量不是太大。总得来说虽然麻烦,但是并没有造成多么严重的破坏和死伤。

九江郡是衡山郡之后的第二个军管郡,舒氏作为地头蛇又领了郡守的官职,在宗族体系的人脉基础上,又因为军管的关系流窜的小武装基本已经被肃清,不过仍然存在有人聚众为匪的情况。舒道这一次来南陵,已经上书请求当地驻军进行大规模大范围的清剿,这一点是被吕哲所同意的,为此也将周文调过去作为九江郡的都尉。

庐江郡和长沙郡是打下不久,现在正是处在混乱阶段,想要形成实际的治理估计还要等待官府恢复运作,另外也需要驻军配合地方官府维持治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