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陵的武库中,长枪的数量足有三十万杆,各地的越城除了其余兵器的份额要保证充足之外,对于长枪的制作数量吕哲是要求越多越好。

吕哲会有这样的要求比较简单,季度兵在接受每年夏、冬两季的时候基本就是操练枪法、枪阵,要是真的到了需要集结所有青壮参战也需要有足够数量的长枪,那么长枪的库存自然是多多益善。

器械和粮秣没有问题,吕哲就要了解对军队的编制了。

二十万即将南下的部队,五万东部军团的建制是已经完善的,三万禁卫军和十二万辅兵则是建制还不完全。所谓的不完全并不是说没有伍、什、屯的编制,而是说军官的到位,百人队(百将)、千人队(军侯)、部(校尉)在出征之前都要划分序列,这也是正规军和乌合之众的区别所在,毕竟军队是需要协同配合的,那么职能的确定和军官的任命就尤其重要。

“已经在做了,鉴于前期整编都有记录在册,所缺的是各部的兵将之间认个人头。”梅鋗没说什么互相熟悉,一再整编下来,军队早有固定的号令和军律,军队的运用听的号令,约束军队的军律,不存在离开某个谁那支军队就乱了的情况。

“该熟悉还是要熟悉,不过这个可以一边走一边做。”吕哲心里还是比较满意,二十万大军说开拔就开拔,说明近期的努力还是有所成效:“那么……后日军队开拔南下!”

众人赶忙站起来,同一时间行礼,应:“嘿!”

第0432章 谋算(上)

懂得闻鼓而进鸣金而退可为卒,可以听命列阵布阵而战是为战兵,无令死战不退得令且战且退便是精兵。

秦国为什么是列国中最为强大的国家?除去秦人悍不畏死之外,是因为变化而强军,所谓强军是就设立练兵基地练出一个又一个懂得听命列阵而战的战兵,在长久的征战中又培养出一支又一支没有命令拼死不退但是得到军令却能有序边打边退的悍卒。

当然,秦国的耕战体系保证秦军后勤补给充足,作战时不被粮秣缺乏困扰也是秦国之所以强大的重要原因之一。

吕哲练兵比较系统化,第一步讲求的就是士卒要懂得团队的重要性,在操练中养成服从军令的习惯,其实这与秦军的训练方式没有什么不同,所差的就是在实战中检验。

列国则不然,他们招募男丁进入军队也会操练,但是走的是个人武勇的体系,也就是训练士卒的个人武力,对于士卒协同配合和列阵并不是那么的讲究。

各有各的优缺点,像是秦军与吕哲军,他们的军队总是需要一段时间的训练,看部队对训练接受吸收多少才能拉出去作战,而列国只要组织起足够的人手就能作战。

系统化的练兵依赖于时间,要是训练完成的部队消耗完而后方的部队数量跟不上,那么就会出现有组织度的军队死光之后,后续部队的战斗力下降到一种令人目瞪口呆的程度。同时,这种风格的军队对于指挥系统的依赖性也相当强,要是高层的将领叛变下令投降,那么整支部队也就会听从命令真的就投降了。

历史上在巨鹿之战后章邯的部队还有作战的能力,但是一道命令之下没有丧失作战能力的几十万秦军立刻就废了,也不知道是要赞赏秦军对军令的服从意识,还是该叹息一支精锐明明还有战斗力却被坑杀殆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