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哲这么一个外方君主给了赵国一次能够化解危机的机会,赵王歇和赵国臣子也会留下一个好印象,以后吕哲想要将触手伸进中原也算有了一个可以争取的盟友。
一举多得的好事,吕哲疯癫一次无妨。
不过这件事情要是传到齐燕耳朵里,估计燕王姬夏和齐王田儋是要把吕哲给恨死了,但是一个远在辽东,一个本来已经想将手伸进南方,吕哲会在意他们的仇恨吗?
吕哲需要休养生息,将战火蔓延到齐燕有诸多的好处,对于燕那是破坏燕国储蓄实力,对于齐那是让其无力南下。
秦军一旦打通齐地和燕地的通道,齐燕两国想坐视也坐视不下去了,哪怕赵王歇没有再求援,该换成齐王、燕王自己派使节前往邯郸商量共同抗秦的大事,那时赵王歇不用再求,赵国需要什么齐燕就得笑眯眯的奉上。
吕哲的推演中,一旦赵、齐、燕三国合力抗秦,从大势上来说能够压制秦国再次进军中原的声威。
别看声威听上去很虚,作战本来就是讲个士气,声势浩大的一方打从内心里就占着胆气上的优势。从国战上来讲,声威更是一种必不可缺的心理状态,两国打仗谁心虚觉得必输,那内部就会暗流横生,本来都打不过了还内部消耗就更加打不过,谁都觉得没有赢的可能性,那明明能拼一下最后拿命拼的底气都没有了。
战国时期有过合纵,列国肯定是要拾前人牙慧,赵齐燕三国迫不得已下再次合纵,魏韩这两个光有名分没有实力的小兄弟总要拉来壮壮声威,吕哲不但成功的让秦军攻伐中原的进度被大大的拖住了,魏韩两国也算是露了脸,一旦魏韩两国露脸那么在陈郡和泗水郡的领地也就有了安全保障,毕竟都盟友了齐国不好去打魏韩了吧?
楚国?合纵列国肯定是要拉上楚国,魏韩都能壮壮声威,赵齐燕怎么会放弃还有余力的楚国。
那些估计还不是全部,各国全部都招呼上了,他们没有理由会放弃占据五郡有数十万雄兵的吕哲。
在那当口,不但列国要拉拢吕哲,秦国也肯定要拉拢吕哲,毕竟列国合纵实力大增,两个阵营从表面上看去差距不是大到能轻易碾压一方了,那么怎么说都有点实力的吕哲是不是成了能压垮一方的稻草?
吕哲该不该参加合纵?他暂时还没有想好,一切都要看当时的局势发展。对于他来说,列国获得优势,或者是秦国依然势不可挡,这些都不是那么重要,最重要的是只要局势那么发展,他至少能获得三年的时间,那么攻略岭南的时间也就有了。
“这……朝秦暮楚?”
“什么朝秦暮楚,我既没有想与谁同盟,怎么能用这样的比喻?”
那话吕哲真的是不爱听,朝秦暮楚那是发生在秦惠文王时期的事情,说得是当时被打得满地找牙的魏国在秦与楚之间来回的左右摇摆。
谁把吕哲他们打得满地找牙了?没人啊!吕哲的意思阐述得相当的明白,不过是看谁快受不了了,去帮助弱势的一方,双方取得平衡的时候再缩回来,一直让两个阵营不断不断地打下去就是难以分出胜负,怎么就成了朝秦暮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