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国扩军,大秦对这个其实并不是太担忧,概因赵国在战场上步步失利,军队扩充是扩充了,可是没有经过良好的训练,哪怕是扩充到一百万士卒,秦军在战场上面对那些连训练都缺少的赵军很有战而胜之的信心。

齐国和燕国有赵国作为屏障,有时间来对新扩的军队进行训练,秦军晚一天解决赵国,齐燕两国的军队战斗力就会更加强一分。

为了能更快的解决赵国,秦国不能只依靠二十五万的部队,那么为中原军团补充兵力也就势在必行。

秦国还在掌握的各郡,大量的青壮接到服兵役的通知,他们先是集中到内史郡,形成建制之后分别开拔向在太原郡和砀郡的王奔或是徐岩所部。

大秦中枢预计在来年开春之前将中原军团的兵力增加到五十万,分别是北路的王奔所部二十万,南路的徐岩三十万。

只要冬季一过去,哪怕是相应的辎重没有抵达,两路秦军也会立刻发动攻势。

急了点,可是秦国别无选择,列国已经坐视赵国单独扛了那么久,他们不能奢望列国会一直坐视下去。

北疆军团在蒙恬的恳求下也增兵了五万总数二十万北疆军。现今的蒙恬正在玩命似得构建兵堡体系,在北地和上郡面对草原的方向打算修建起一条比南郡吕哲修建的更加密集和更加坚固的防御体系。

说实话,二十万北疆军想要防住来去无踪的草原骑兵,依靠的只能是完善的兵堡体系堵防。若是进行野战的话,打得过无法全歼,哪怕是想进行杀伤都不容易;输了那可就惨了,两条腿绝对跑不过四条腿。

蒙恬给咸阳中枢的战事预判比较悲观,他认为光靠二十万北疆军很难堵住胡人南下的缺口,胡人若是依靠骑兵的机动性不与秦军主力交战而是从空虚范围突破,胡人很有可能会直接杀到咸阳城下。他正在想方设法,想出一个让胡人不绕开北疆军南下的方案,尽力寻求与胡人在边境决战。

想让胡人与北疆军决战?那似乎只有一条路可以选。蒙恬说需要做的就是向阴山的匈奴王庭逼近,这样才能逼迫胡人决战。可是这样一来,既要在兵堡体系留下驻军,又要向匈奴王庭逼近,北疆军的二十万兵力根本就难以办到这一点。

对于大秦来说,蜀郡那边也总不能不管,所以在沫水兵败之后,秦国中枢七拼八凑了将近三万的部队,收复了严道县之后正在巩固防线。总数不到五万人的秦军所面对的是羌人与百越的十三万人,也不知道能不能将还在增加的入侵者挡住。

综合秦国以上所要面临的态势,吕哲认为秦国中枢不过以激烈的反应来进行责难,只能是吃掉这个哑巴亏。

大秦的形式太复杂也太艰难了,哪怕明白吕哲是一根刺在肉中的骨刺,现在所能做的也就是尽力稳住吕哲,不然有了北方、中原、蜀郡的三条战线,再让吕哲进兵巴郡攻入汉中郡,那被进逼在内史郡是可以预料的事情。

“我不明白,我们迟早与秦国都会交战,为什么不是趁举世攻秦的时候加入。现在只要我们选择攻秦,列国包括百越和匈奴,马上就能形成一个幅员辽阔且人力众多的联盟,灭掉秦国似乎也不难办到,我们为什么不抓住这个机会?”小韩信问得很实际。

是绝好的机会啊,还真的有可能从多线把秦国给灭了,可是秦国灭了之后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