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良哪能不知道对方说的主上会是谁,按着秦军的军礼捶胸应了声“嘿!”,返身回走,刚过前庭却是看见包括司马欣、少艾、李珩等等的将校们站立在院中,复述道:“吕侯稍待片刻要来,来人通知我们准备出迎。”
那句话一说出去,李良很明显地看见众将校似乎松了口气。他刚过来看见众将校时,每一个人的脸色都是紧绷。
“诸君,身穿甲胄者,回屋解甲。”司马欣语气并不快:“将佩剑也一并放在屋中吧。”
现在很明显是人为刀俎我为鱼肉,命运无法掌握在自己手中,那么干脆光棍点将自己的命运交由吕哲来决定。
听到司马欣所言,很多将校变了脸色,他们是武人,很多时候明知必死也要有一种抗争的精神,可是刚想说什么,却见司马欣转身就走。
“窝囊!”
不单单是指现在的行为窝囊,还包括被中枢丢弃。
“次将有令,我等照做便是。”少艾说着也抬脚向自己的房舍走去。
留下的众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还能怎么样呢?有人面无表情离去,更多的是叹了口气才迈步。
李良完全没有搞清楚状况,等待众将校皆尽离去,他问旁边的一名士卒:“发生了什么事?”
士卒说:“有谣言说吕侯要将十万部队全数南调,让我们消耗在与百越的战场上。”
“嗯!?”李良呆住了。
谣言之所以能起作用是建立在有可能的基础上,秦系在吕哲麾下十分的尴尬,注定不会成为吕哲的嫡系,且吕哲虽然表面上看来还是属于秦国的吕县侯、征南将军,实际上根本不会听从于秦国的命令,那么日后秦国必然还是会与吕哲交战,不被信任也就理所当然。
没有被信任的基础,认作谁都会出以后快吧?围困坑杀吕哲没有干,那么借百越的手消耗秦军,既能达到吕哲开疆扩土的目标,又能解除十万秦军这个麻烦,从名声上还不会受损,何乐不为之呢?
不说当事人的秦军,换做谁听来那都是吕哲对待十万秦军最可行的方案,多种原因让谣言几乎成了现实。
认真讲来,吕哲让秦军南下作战不能说没有消耗秦军的心思,可是他从来都没有想过要赶尽杀绝。他将解除十万秦军的威胁分成了多步,采取的将是消耗其心志,再分化拉拢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