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人似乎早有准备,他们却也没有马上回答,概因清楚今天他们说了什么会关乎到吴芮接下来的命运。
是的,吕哲需要知道吴芮到底是一个怎么样的人,然后才来决定日后应该怎么用,为吴芮初步拟定为俾将军不过是一种安抚手段。再则,哪怕吴芮成了俾将军,可要是吕哲只安排职位而不划拨军队,那成了俾将军又有什么用。
“吴芮……今年方为二十二,是吴国后裔。他曾在余干县善乡龙山南麓(今社庚乡)渡过幼年,乡里之间有些宽厚美名。夷陵动乱时,吴芮是罗县官吏,乱兵杀掉罗县县长之后,他带着一帮衙役固守乡里,因为有宽厚名声在乡间,陆续有人去投,队伍渐渐壮大到近千人……”
随着陈宣的讲述,吕哲算是知道吴芮怎么起家。
吴芮二十来岁在乡里间却是有宽厚的名声,不得不说这是一件非常令人惊讶的事情,也可以说吴芮平时肯定是交友广阔,因此有人不断不断为其传播美名,不然哪怕真的待人宽厚也不会传得那么广。
问题来了,吴芮是被动的被传诵名声,还是主动使用手段在为自己养望?如果是被动的话,那么他肯定是有一帮忠实的拥护。如果是主动造势,那吴芮这么干是想要图谋什么。
“吴芮手下大将几人?”吕哲又问。
陈宣这次倒是不需要沉吟:“称得上大将只有一人,其名为傅胡害,在湘水一役中断后失踪。”
有些不对,怎么说吴芮一度将兵力扩充到接近二十万,怎么可能只有一个战将?
“这……”陈宣苦笑:“军中除却吴芮本部的三万正军,其余队伍只分大小首领,并没有细化的建制。”
这点吕哲倒是知道,毕竟北上阻挡秦军南下时有从吴芮那里借过兵力。
“吴芮军中,各首领手下有多少人,取决的是那个首领能不能笼络人,另外就是财帛是否丰足。三万正军的副统领是傅胡害,所以……”陈宣补充道。
赵显又说:“正如主上所言,因为军队没有建制,缺乏组织度,吴芮若是一再得胜也就罢了,问题不是显现出来,一旦战败溃散缺乏各首领的配合,真的是兵不知将将不知兵的局面。”
吕哲点了点头,战乱时起兵的势力也就是这样,基本上军队是难以形成建制,会这样一方面是缺乏对军队的了解,另一方面则是没有相应的军官。
他们也能算是起兵,不过与各地起兵的人稍有不同的是他们是有建制的起兵,且一开始队伍中并不缺乏基层的军官,不过哪怕是这样在一段时间里军职的职能也是显得混乱,而且充满了没有相应能力和经验充当高职的情况。
最典型的要数季布,从五百主被提拔能带一部的士兵,结果缺乏经验差点将整部五千人在一役中葬送。而这只不过是比较严重的一次,相似的情况在吕哲麾下并不少见,只是造成的结果和后果没有那么凸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