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将军是从碰上连氏象兵才开始兵败,在此之前攻击南方一直进行得比较顺利。”陈宣说得太笼统了。

不过吕哲算是听出来了,吴芮攻略零陵才是兵败的开始,之后一连串的兵败也绝对和连氏的象兵脱不开关系。

“象兵……”吕哲本是想说象兵哪怕恐怖也有个限度,可是没有实地的看过连氏的象兵,说那些话就显得太过片面,这些话不该是上位者应该说的。

赵显亦说:“每次象兵跑动起来都是地动山摇,兵卒还没开战就已经胆怯,再被象兵冲进人群一阵践踏,怎么喝止都没有用了。”

陈宣接过话:“重复几次,将士对那身躯庞大的大象,对它们的畏惧已经深入骨髓。在接下来的交战中,只要出现连氏象兵的身影立刻崩溃四散。”

吕哲抓住了一个关键点,吴芮的部下是心理阴影太严重了,从另一方面来说也是吴芮的军队组织度根本就不行,因此一败之后再也不可收拾。

没有见过象兵的将校们听得面面相觑,他们在接下来很可能会被派往长沙,听陈宣与赵显那么一描述不由有些心里没底。

各部将校中,季布、司马欣、骆摇、武梁等人还带兵在外,梅鋗、苏烈、共尉这些级别较高且在南郡的将领今次被叫过来也是有重要的事情。而一些校尉级别的人也特意被喊了过来。

吕哲要对军队进行整编,哪怕是走个过场也需要征求将校们的意见。

屡场大战下来,他们没有正经的做过总结,一些关于兵种的建制搭配吕哲也有心完善。

军队历来就不是单一兵种能应付所有局面,需要多个兵种在战场进行协同作战,而该怎么来搭配兵种就需要好好的根据实战来进行琢磨。

吕哲偏好防御类的兵种,但是从几个月的战场实际情况来看,几个兵种似乎出现了效用重叠,像是藤甲兵与持盾长剑兵、持盾朴刀兵,这些兵种的职能说实话都差不多。而没有经过专门的战法训练之前,确实是无法发挥出他们装备上的优势。

怎么去使用兵种并不是教导之后就立刻能通透明白的事情,那需要各级指挥官自己去吃透,吕哲所能做的就是尽量的解释清楚。

其实藤甲兵、持盾长剑兵、持盾朴刀兵虽然都是持盾的兵种,可是用法上根本不同。像是藤甲兵由于是藤甲轻便根本就是适合在南方丛林和山地的环境作战而存在的兵种,着皮甲的长剑兵和朴刀兵则是适合在中原地区作战。不过吕哲麾下的将校可不理解这些,因此在指挥使用上出现了一种,好像多哪个没多少哪个也没算少的想法。

军队整编需要做,不过吕哲的当初之急是不能让在场将校被陈宣和赵显一阵描述给吓坏了:“可惜啊,吴芮扩张太急,募兵之后该是先行训练再出兵。新募之兵,兵不知将将不知兵,上了战场一慌跑动起来再无协调,焉能不被一吓就自行溃散呢?”

在座除了有数的几个文职,哪个不是带兵之人?他们哪能听不出吕哲话中的意思,是在指出吴芮的军队训练不足组织力也不行,不是象兵太过威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