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还应该加上掷斧兵或者投枪兵,这样一来陌刀阵才算是完整。可惜的是多兵种配合十分复杂,对排兵布阵以及兵种之间层次的要求非常高,哪怕是布下阵型,控制不好兵种的层次就会乱掉。

目前为止,苏烈还无法控制太多兵种的阵型,他只能从简单到复杂慢慢来。

现下苏烈掌握的陌刀阵,前列是五排手持三尖两刃刀的重步兵,第六排开始是连续十排的弓箭手,而后是十五排的弩兵。战法无外乎是列阵等待,敌方进攻则以弓弩手作为先期打击,敌军靠近后则用重步兵与之肉搏。

在吕哲看来,苏烈的做法根本脱不开秦军战阵的影响,只要把重步兵换成长矛手,那活脱脱就是一个最传统的步与弓两个兵种的方形阵。最要命的是苏烈自己觉得无法控制骑兵,其实就是无法掌握时机在什么时候应该投入骑兵,更加直白点就是苏烈对自己大局观信心不足。

之所以将苏烈留下,吕哲为的就是这件事情。如果按照苏烈这种练法,重步兵防御有余,进攻性却是一点都没有,练一百年也练不出陌刀阵。

稍前是没空,现在吕哲有空闲了必需纠正一下,“烈,去集结部队。”转头看向蒯通,“先生若是无事,一起前往?”

等这一天已经等了两个月的苏烈兴奋地应“嘿!”,用跑的去集结部队。

蒯通知道吕哲托付苏烈在练重步兵,也知道吕哲的重视,只是他一直没有机会见见。现在,吕哲邀请,他怎么会拒绝呢?

通知翼枷准备护卫工作,等待亲军准备妥当,吕哲要发出时却是接到燕彼从长沙郡发来的公函。

燕彼去长沙郡已经有八天,他此去主要是邀请吴芮来亲自来南陵城。另外,燕彼也受命前去看看连氏的象兵是怎么回事。

吕哲顿足去掉盒子封漆,里面竟是有两封信?他先挑出燕彼的公函一字一字地阅读。

吴芮与四氏酣战正烈,曾经一度被四氏联合压迫到湘水中游一线,大有抵御不足溃败的趋势。

“屋漏偏遭连阴雨,行船又遇顶头风。”用这句话形容吴芮的遭遇再恰当不过,前方战事不利,侧面吕哲攻下黔中郡大举在临沅屯兵,可以说情势已经到了最危急的时刻。

在这种情势下,吴芮竟然借兵三万给吕哲换取三千兵器和二十万箭矢,又派出吴英表示愿以吕哲马首是瞻的态度,怕的就是吕哲在临沅的重兵突然袭击。

吕哲哪有余力去进攻长沙郡,可是吴芮并不清楚这点。吴芮只知道与四氏战事不利,战线一溃再溃实在是扛不住了,无论是四氏联合昂或是吕哲插一脚他都无法避免败亡,只能选择臣服于吕哲。

此次燕彼从长沙郡写来的公文除了通报吴芮已经答应前往南郡之外,还附上了吴芮请求吕哲派军进入长沙郡的亲笔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