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划的地方都比较有针对性,一般是作为夷陵和江陵的防御连的一个环节。
心里有数的燕彼频频点头应命,他对民政并不陌生,重新规划后的居住地依着水源,同时也能为新建的城市作为“子城”存在,以后要是扩建城池可以将这些子城再包含进来。
吕哲的建城规划只有少数人知道,燕彼恰恰是“少数人”之中的一个。
江陵能够作为南郡的首府与之地形是非常有关系的。它再和夷陵“合并”起来是一个依山傍水的环境,更不用说它附近还有那么大的一块湿地作为屏障。
规划出来作为新城池的所在要是建设妥当,那么不但会拥有将近三千倾的田亩,旁边那条长江也能保证水源,占地非常广的新城池生活个几十万人根本不在话下。
新城池的区域十分有利于防守,这是很多人认同的优势之一。要是再把几条道路扩建一下,将它和旁边几个郡的要道连接起来,那么不但可以作为南郡的新首府,甚至可以作为几个郡的主要政治中心。
从这个规划中,燕彼能看出吕哲的野心很大,要是新城池真的能够建成,再结合一些新的举措,哪怕是作为一国的首都都完全够资格了。
苏烈和燕彼得到嘱咐后自行退下,刚刚还有不少同僚在娩杓没什么,现在只剩下他和吕哲却是显得有些拘束外加尴尬。
会这样的理由很……怎么说呢,是很搞笑的一件事情,一切是因为娩杓看上的那个寡妇不知道犯了什么神经找到了吕哲,然后跪下哭哭啼啼地一番哭诉,大意就是为什么不让娩杓娶她,她没有了可以依靠的男人该怎么活下去。
那个寡妇叫什么吕哲并不知道,他倒是在寡妇哭哭啼啼的哭诉后找人了解了一下现在的社会情况,得知寡妇再嫁是一件十分符合人理的事情懵了一下。
越是了解,吕哲就越觉得尴尬,他倒也没有不允许寡妇再嫁,只是没有从官面上去鼓励而已。而这恰恰是不符合现在官府责任的。
现在的官府除了收税征调徭役还有许许多多应该做的事情,比较特殊的就是分配各地农田的水源,为寡妇新嫁添礼也是一部分。
所谓的为寡妇添礼是什么呢?就是一种鼓励寡妇再嫁的官方行为。每一位新嫁的寡妇,要看实际情况官府给予一定的物质作为奖励,算是官府给予寡妇的陪嫁。单身的寡妇需要给粮食还有布匹,携带孩子再嫁的寡妇除了给予粮食和布匹之外还得给予一定的财物。
吕哲是不知道有这么个说法,那么再嫁的寡妇自然是没有得到奖励的。自古以来民不与官斗成了常理,再嫁的寡妇没有得到奖励自然不敢多说什么,但是没有奖励的行为在黔首们理解来却成了官府不再鼓励再嫁的行为,那可就出了大事了。
只因为那么一个小小的疏忽,社会上的影响却是十分大,多少互相有意思的男女因为担心官府的意见而拖着,又有多少新嫁的女人因为没有官府的陪嫁而被夫家的长辈所看不起。
意识到这个错误的吕哲当然是有过则改之,紧急补救下总算将社会上出现的风波给压了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