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枯木为管,鹿毛为柱,羊毛为被。所谓苍毫,非兔毫竹管也——这是崔豹在《古今注》中所描述的。
说实话,狼毫笔并不是狼的毛发来做的笔,那是一种羊和鼠的“毫”来做成。要真的是狼的“毫”,那一年整个华夏要多少狼毫笔?狼在华夏地区估计早被灭绝了吧!
吕哲在写什么呢,他在按照自己的观察书写每一名军官的性格,依照典官的记录才初步判断其带兵的能力。
军队中的典官其实就是“记录员”,他们主要负责点算斩获的首级,记录士兵们的功勋。还有一个,他们在军队中需要有偿的帮士兵们写家书,同时如果有来信也是由他们来转送给士兵。
军队中记录功勋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这点绝对毋庸置疑。所以典官在军中的定位比较特殊,记录功勋加上书信的代写,两项相加起来使他们总是能得到士兵的尊重。
屯长级别或者以下的将士是由典官来记录,从百将开始却是由掌佐(或长史)来记录。吕哲杀掉掌佐马彦之后,百将以上的军官功勋被身为主将的他接管,但是记录的工作依然是交给众多典官。
既是指挥全军又是评价功勋,可以说是集权力于一身了吧?这样带来的结果就是军官们为了自己前途着想,要违逆吕哲的时候总是会有顾忌。
苏烈对吕哲的感官原本很一般,认为不过是一个好运而被提升为军侯的家伙,后来更是运气好到成为临时主将。
经过几战,苏烈能感觉出吕哲很重视重步兵,比之任何一员秦军将领都要重视重步兵。这从几次作战重步兵都被安排在最重要的位置就能够看得出来。
一个重视重步兵的主将,对于包括苏烈在内的所有重步兵来说是一个天大的惊喜。主将重视,那还怕没有功劳可立吗?现在只要还是活着的重步兵,只要咸阳中枢核定功劳,他们最少也获得了五百亩功勋田,苏烈更是有可能升为军侯并提爵三等。
可能是由于得到重视或者受到提拔之恩,苏烈对吕哲的感官彻底变了。这位起码两米以上的魁梧壮士,他现在对吕哲的爱戴到了一种难以复加的程度,要说还有谁比他更强烈,那当属弓箭部队的主官梅鋗。
在这一段时间以来,弓箭部队也历次立下奇功,再则是梅鋗第一个靠拢向吕哲,在这种“一朝有权便使来”的环境下,吕哲会不照顾梅鋗吗?如此一来,梅鋗在军功簿上的成绩很好看,起码能够升三爵并晋升军侯。
苏烈此时正悄悄观察年轻的主将,他不知道吕哲在写什么,能看出写的十分的专注。
其实招呼人坐下又不招待,在任何年代都是一件非常不礼貌的事情,不过苏烈并不在意。几次共同的出生入死,一些礼节上的冒失似乎更能将人的距离拉近,要是吕哲客客气气苏烈才会有意见,随意的态度反而使他觉得自己在主将心中是一个心腹式的爱将。
吕哲停下书写转头看向帐帘,这不是未卜先知,而是在梅鋗进来之前帐篷被外面的猛三拍了几下。
梅鋗进来之后行礼:“参见主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