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经一战,大部分士兵其实已经感到疲惫,他们抓紧时间补充水分和休息。
“没错,就是担架。”吕哲形容了一下:“先抬着重伤员出发。”
这样一来,不能算作第三梯次的五百人带着重伤员先走了,留在营地的部队只剩下三千五百人左右。
这些士兵当中还有一千人是体力充沛的生力军,其中有三百重步兵一直没动。
说句实话,重步兵其实应该在第一、二梯次的序列才对,毕竟重步兵行动迟缓。但是呢,吕哲没有那么安排,往阴暗了想的话,可以很坦白的说要是撤退计划失败,三百重步兵就是他准备用来断后的弃卒。
取舍,那也是为将者必需做的事情之一,与之大部队相比,三百重步兵虽然很重要,但是比起来就有高有低了。
斥候的回报是百越人还在集结,不过从斥候的汇报中吕哲发现一个端倪,百越人是在集结没错,但是百越中军的位置沉静了下来。
这个时候任何的猜想都没有用,吕哲要求斥候靠近观察,务必探出百越集结的数量,这关乎到是不是应该撤退。
没等多久,在付出七个人作为诱饵吸引百越人的注意力后,有三名斥候终于成功靠近了观察,他们将查探到的消息回报回去。
“五千?”吕哲知道时机到了,“布下必需的斥候暗哨,盯住他们的动向。”看向早在等待命令的军官们,“我们……转进!”
这可不是战败后的撤退,感谢某支军队创造了“转进”这个词,吕哲的转进是真正意义上的转进。
目前的战场不是吕哲想要的战场,也不是秦军最能发挥战力的场地,东面的平原是对中原人来说最好的战场,在那里就不用忌惮多的不像话的森林,也不用怕在满是小溪水的战场会扭曲掉军阵。
漆黑中,吕哲带领三千五百的部队也开始出发,他们沿着前方部队走过的痕迹,三百重步兵暂时脱掉重甲之后也没有拖慢行军速度。
“呵呵,百越人哪怕发觉不对劲也没关系,经过那次埋伏战他们会变得疑神疑鬼。”吕哲骑跨在战马上行军,他在思考:“最快在天亮之后,敌军才会看清楚营盘,那时候他们才会追击。而现在离天亮还有至少四个小时,到时候我们早已经会合!”
百越人会不会按照吕哲写的剧本来演呢?不知道,因为任何意外都有可能在偶然的情况下产生,比如现在……
躲避在草丛的百越探子没有听见秦军营盘内有任何动静,他下意识地慢慢挪动着靠近,一直接近到已经被破坏了的秦军围栏约十步的时候,他昂起来看向光线不足的秦军营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