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没有遭受袭击,部队走出复杂地带,走在前列的士兵已经看见前方分为五块的敌军,这些敌军果然将划为战场的高地占据着。

收拢早先派出去作为预警的部队,吕哲派出为数不多拥有战马的持旗士查探战场,百越人见有骑士从秦军大军驰骋而出也派出小队打算拦截。

十人为一队的持旗士驱马驰骋的速度不是徒步能追上的,偶尔将要被敌军几股小队合围时,带队的队长总会带头转向,实在躲不开就会拿起腰间的小号角召唤友军。

空旷地带,哪怕有洼地的情况下,骑兵的优势也不可小觑。

吕哲亲眼所见,十人为一小队的持旗士躲不开时会分成“一”字形加速冲锋,那长达六米的旌旗就像是一条骑枪被直直的横平,骑士奔驰之下挡住路的敌军要么是四散要么就会被枪刺穿被马撞飞。

持旗士的六米长枪刺穿敌军,哪怕臂力再强健的骑士也会马上弃枪,随后抽出腰间的青铜剑。

可以理解,现在没有马镫,铺垫在马背上的也只是一个薄薄的毯子,在没有这些骑兵的装备之前骑跨战马本就不稳,需要有很强的平衡性和腰力,驰骋时拿着巨枪本就吃力,枪上有一个起码九十斤的尸体不弃掉难道还拿着?

目所能及之处,骑士与徒步敌军在闪避和追逐,小规模的厮杀骑士占优不过也有损失。

趁着持旗士在吸引敌方的注意力,吕哲再次让各军官纠正部队的位置,在吹号召回持旗士之前原本已经扭曲的“二”字梯队再次成型。

汇报与报损,吕哲大概了解厮杀场地,双方正面战场上的初次接触以损失六名持旗士干掉对方三十六人而结束。

“偏西的位置洼地较多,西东位置有一条溪水。”

付出代价的回报很值得,起码吕哲已经知道哪块地方应该特别注意投入部队的数量限制。

“占据高地的五股敌军人数大约在一千到一千五之间,那么就是说百越人起码分出去五千人!”

百越人的部队没有任何阵型可言,他们除了分出去占据有利地形那些人,森林的边缘站满了人。

目测一下,吕哲见站在树林边缘的百越人足有两万以上,距离太远也不知道林子里还有没有藏兵。不过无论怎么算前期探查的敌军人数都是错误的。

“咚咚咚”的鼓声从对面传来,首次万人以上对阵的吕哲才没有奇怪百越人怎么会有战鼓。事实上越人一直都是用牛皮鼓来作为战争发声器具,与之在战场上喜欢使用号角的秦军对比起来,越人其实更像是继承了华夏文明的习惯,秦军则像是游牧民族的军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