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泉摆了摆手,道:“国舅爷不必再说了。多谢您的良言相劝。事实上,现在最让我心焦的不是这次失败,而是此事的善后问题。”
“您指的是那几十座玻璃工坊?”
“正是。这些工坊价值几百万贯,如果能卖出去,就可以解我们五大士族的燃眉之急。可惜的是,谁都知道我们的玻璃工坊是个赔钱的买卖,一直就没人肯接手。这可如何是好?”
说到这里,他叹了一口气,道:“国舅爷,也许当初您是对的。如果邓洋人不死的话,现如今我们五大士族也不会落到如此田地。”
阴弘智摆了摆手,道:“事到如今,再说这个也没用了。现在咱们的当务之急,还是尽快把玻璃工坊卖出去。然后再重整旗鼓,准备对付郭业。”
“可是,现在的问题是,谁肯接手咱们的玻璃工坊?这摆明了就是个赔钱货呀!能拿出几百万贯钱财的人,哪个是傻子?”
“国舅爷您这么说可不对。难不成帮您解燃眉之急的人都是傻子?您要真这么想,老夫可就不枉做小人了。”
闻听此言,阴弘智不由得眼前一亮,道:“如此说来,国舅爷您是帮我找到买家了?但不知这个傻子……不,这位贵人是谁?”
“此人姓郭名业字子仪!”
“你说啥?”
“郭业郭子仪!”
“你再说一遍!”
“再说十遍也是郭业,与咱们老对手大唐秦国公同名。”阴弘智好整以暇地答道。
“同名也不行!等等,同……同名?此人不是秦国公?”
“废话,秦国公郭业和咱们仇深似海,老夫怎么可能把他介绍给您?再说了,他就是真有那个意思,直接找您就行了,又何必找我阴弘智?这不是脱了裤子放屁,多费一道手续吗?”
李泉满脸堆笑,道:“对,对,对!国舅爷此言有理。是我李泉莽撞了。但不知这位和秦国公郭业同名之人,到底是何来历,和您老人家又是怎么认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