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黄昏暮霭,正值晚饭时分,风陵客栈的大堂已是座无虚席,桌桌都围满了客人。
风陵渡属于关中一带,因此吃食方面不同于蜀中内地,大盘卤牛肉,大盘羊腿,大盘的白面馍馍,还有坛坛烈酒,在各桌随处可见。
区别于蜀中小菜的精致,关中菜肴多了一个豪爽与大气。
整个大堂之中喧闹无比,处处都是觥筹交错的碰碗之声,还有扯天谈地的嚷嚷之声,不时夹杂着肆意的狂笑怒骂之声。
此情此景,只能用四个字形容:关中豪客。
不过纵是如此,还是有那么一桌客人不同于大堂中的所有人,位于大堂西面小角落的一桌客人,两男一女,吃得慢条斯理,喝得小杯饮酌,说得低声细语,生怕吵到了别人。
两个男人中,一个面相清秀,二十岁许,穿着一袭的灰白袍衫,神情颇为悠哉,若手中再多上一把折扇,倒像是个翩翩公子哥;至于另一个男人,则是土灰对襟装,面容也颇为俊逸,肩背一把金丝大环刀,倒像是个护院随从之人。
至于剩下那女的,虽素面朝天,神情间却是极为妩媚动人,正慢条斯理地掰着白面馍馍,小口轻咽着。
这两男一女,正是从蜀中赴往长安,因黄河不得通行而暂时住宿在风陵客栈的郭业、赵九丑、贞娘三人。
郭业看着赵九丑听着喧闹无比的嚷嚷声,不时紧蹙眉头,不由放下手中的杯盏,问道:“九丑,怎的了?身子不舒服?”
赵九丑闻言,连着摇头说道:“身子好得很,只是此处太过吵闹,颇为不习惯。没事没事……”
一旁的贞娘轻轻将手中的白面馍馍搁于盘中,轻蹙着眉黛,叹道:“也不知这黄河冰雪何时方能融化,船只何时方能通行呢?如果继续耽搁下去,怕是要误了大官人前往国子监报道的日期哩。”
赵九丑听罢,冲郭业附和道:“是啊,大人,贞娘所言极是。要不,我们再想想其他法子,不一定非渡过黄河才能入长安不是?”
郭业道:“咱们都到黄河岸边了,再行其他法子入长安,那得浪费多少时间啊?得不偿失,别费那个劲了,迟到便迟到吧。再说了,与其要折返离开黄河边,花大时间去寻其他路途,不如留在风陵渡多呆上几天等冰雪融化吧。风陵渡此地颇有关中味道,呵呵,倒是个有意思的地方。”
贞娘不再言语,低着头伸出葱白小手捡起盘中白面馍馍,又继续掰扯了起来。
赵九丑还想再劝上几句,突然一声暴喝之声打断了他的话茬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