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对于科举考试进了三榜进士便自称为天字门生而言,国子监出来的学子,那才是真正的世家官宦的后备力量,天子门生的这块招牌,含金量绝对高于寒门学子。
郭业寻思着国子监的特殊地位,再琢磨着仇得黑送给自己的九个字,大概其能明白李二陛下为何让自己守孝三年满之后,去国子监报道了。
不外乎就是让自己去国子监熏陶熏陶,进修学问与品性,饱读四书与五经,明白何谓“忠孝礼义仁智信”。
李二陛下这么安排的目的,无非就是因为自己罔顾孝道,离经叛道,守孝未满便行纳妾之事。
唉,奶奶的,这是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背,疼痛只有自己知啊!
国子监,奶球,这是要让自己去国子监上学读书啊!!
“恭喜大人,贺喜大人!”
关鸠鸠突然一脸喜庆和艳羡,抱拳恭祝道:“大人呐,皇上让您守孝三年满后前往国子监,那可是天大的宠幸啊。好教大人知道,国子监中的学子三百人,皆是朝中诸位大臣家的子弟,勋贵王公后裔,大唐八大世家子孙,还有各地豪门世族的子弟,寒门弟子或毫无背景之人,一辈子也休想进国子监,唯独大人您是独一份啊!”
郭业听着关鸠鸠的奉承,没好气地回应了一句:“老子知道!”
“呃……”
关鸠鸠热脸蛋贴了冷屁股,尴尬至极,吱吱唔唔道:“既然大人您知道国子监乃是我大唐最高学府,又蒙当今圣上金口玉言准许入学,怎得还如此兴致缺缺啊?”
郭业知道关鸠鸠这个老秀才的心思,这些寒门出身的读书人,这辈子除了中秀才,中举人,中进士名列三榜,为官一方之外,也许就属进国子监最有诱惑力了。
可惜郭业不是他,压根儿不稀罕什么国子监什么最高学府。
有啥用啊,清华北大出来,还不照样集市里头卖猪肉,街边摊子卖烧烤。
相反,他就读过几天私塾,不照样建功立业,授勋骁骑尉,手下拥兵三千么?
这玩意,学历是一回事,能力又是一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