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人中一人为大将军,一人为列侯,二人为关内侯。一齐为荀爽盖棺。
当日,平阳侯府举哀。曹禅与荀氏一门五侯。亲自为荀爽扶棺,下葬到曹禅选择的一处风景很美的地方。
依山傍水。很是幽静。
本来按照荀爽的身份,应该葬在祖坟。但曹禅却没有,他要让荀氏北移。与曹氏,夏侯氏一起发展。
因此,才在这地方为荀爽造墓。
墓室并不大,甚至有些寒酸,但这是荀爽的遗言,他认为现在朝政艰难,费金银修建一座庞大的墓穴,还不若简单下葬。省下金银,助军扫荡天下不臣。
墓碑上。上书荀氏平阳文侯爽。乃是蔡邕亲自手书。
当日,与荀爽同为颍川一系的朝臣悉数到场。
忙到深夜,礼节才算完毕。曹禅拖着疲累的身体,回到了大将军府。
大堂内,曹母很早就坐在着了。今日发丧,曹母也是一身素白,以示敬意。她虽是妇道人家,但也知道荀爽的鼎力支持,才有曹禅的今日。
但她还是忍不住担心曹禅,这些天曹禅可以说是忙上忙下,朝政需要他处置,军队需要他处置。荀爽后世更是需要曹禅处置。
整个人几乎瘦了一圈,曹母,王氏,王燕看着实在是心疼,三人就一起坐在这里等曹母过来。
后来因为王燕产后虚弱,让曹母打发走了,未免厚此薄彼,也把王氏给打发走了。只剩下曹母一个人等曹禅回来。
见曹禅满是疲惫的走进来,曹母立刻吩咐了旁边的陈氏奉上早已经准备好的热米粥。
随即疾步上前,扶着曹禅坐下。看着儿子疲累的面色,哀伤的眼神。曹母心下虽然心疼,但却并没有说什么。
这都是应该的。
半靠在曹母的怀中,曹禅觉得昏昏欲睡。但是片刻后,鼻尖忽然闻到了一股热米粥的香味,空荡荡的肚腹迫使曹禅张开了嘴。但是眼睛却还是紧闭,太累了。累的几乎都喘不过气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