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6页

同样听到雷达站的指引,坐在前部驾驶舱里的海洛特中校用机内的有线通讯向自己的搭档发问了。

德斯切尔上尉答道:“是的,就在右前方,我们正朝它飞呢!弹药无多了!”

“时速320公里的大家伙,应该是一架远程的巡逻侦察机,这次争取一炮将它结果!”中校这句话是一半判断、一半猜测。

德斯切尔上尉没有答话,即便前向的机关炮弹药耗尽,他身后的两挺斜向机关炮也还有用武之地。在夜间空战中,从敌机下方“开膛破肚”的技术难度其实比追尾攻击稍小一些,因为攻击者至少不必担心速度差导致的相撞危险。

以超过720公里的时速飞行,262每分钟能够跨越十几公里的距离,而它的爬升性能同样出众。这还不到一根烟的时间,高度计上的指示就从400米提高到了1400米,而雷达显示的目标位置也从上方变成了下方。距离还有5000多米,德斯切尔上尉正要提醒自己的搭档,却听得海洛特中校嘿嘿一笑——机舱吵杂,他还是透过通讯器听到了这个习惯性的声音。透过机舱盖向右下方看去,平静的海面就像是一块质地均匀的玻璃块,仔细观察,肉眼即能够看到敌人的飞行器。居然和中校猜测的异样,它是一架拥有两台发动机、常规布局的飞机,体型未必有多大,但至少要比单发的战斗机笨拙一些。既然发现了目标,这架喷气战鹰的机头下压,速度开始加快,德斯切尔上尉尽管没有直接观察到,但他知道中校已经迫不及待地打开了射击保险,而那架苏军飞机也许已经察觉到了危险的逼近,但一架普通双发轰炸机无论如何也躲不过两架喷气式战斗机的攻击。

第178章 狂风扫落叶

“团部,团部,收到请回答……兹兹……”

昏暗的机舱内,戴着搭耳皮帽的通讯员卷着舌头与电台里的杂音作斗争,机窗外的月光如此皎洁,以至于机翼像是刷上了一层银灰色的漆。

坐在前驾驶舱的副驾驶扭过头往后看了看,满怀焦虑地问:“还是联络不上?”

通讯员摘下耳机答道:“电台应该没问题,起飞的头二十分钟还能正常联络,恐怕是受到了很强烈的无线电干扰。”

对于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副驾驶并没有妄加揣测,而是建议说:“试试其他通讯频率。”

“已经试过了常用的所有频率,都不行!”通讯员显得无可奈何。

这时候,聚精会神于驾驶飞机的正驾驶员,一位素来沉稳的中年军官,突然很大声地说:“嘿,同志们,看飞机下方,那些光点……是在打仗?”

副驾驶转回头往下看,通讯员虽然没有挪位置,但也透过侧旁的机窗好奇地观望。从好几百米的高空往下看,地面像是一块皱巴巴的灰色幕布,大海则是幕布旁有明显反射光的巨大玻璃块。在经常飞行的人眼中,这幅情景也就是增添了月夜的独特美感,并没有十分惊人之处。不过,那块灰色的幕布上此时跳跃着宛若火柴头的光焰,它们燃起、扩大而又迅速消失,隐约之间还能看到地面上空飘荡着大量的硝烟。

带着惊诧的口吻,副驾驶说道:“真是在打仗……该死的,一定是敌人屏蔽了我们的无线电通讯,也不知道下面的战况如何,究竟是在和什么人作战。亚力,能否试着与北方舰队第2支队或者近卫海军步兵第4旅的电台取得联络?”

在他作出要求之前,通讯员实际上在作出这样的努力了,这架双发的sb-3型快速轰炸机上拆去了投弹瞄准装置和炸弹舱,腾出来的空间安装了两套通讯设备和两套航拍设备,即:一套加密无线电发送接收电台和一套近程远程通讯通话电台,一套是12倍焦距的广角照相机,一套是二十倍焦距专用于拍摄小范围内详细景物的航拍照相机。经过这样的改装,这架轰炸机基本上变成了具有一定自卫防御能力的远程侦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