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1页

“他会以身犯险么?”

“太史慈胆识过人,非你我可以猜度。”张燕的话音还未落地,便看到远处有一股尘土卷扬而来。“人来了,你们几个分头下去安抚众兄弟,莫让人家看了笑话。”

太史慈从济水北岸而来,只带了三百披挂整齐的精锐骑兵,虽然相比于张燕停驻在此地的数万手下显得有些微弱,可从马上骑士们凌冽的眼神、整齐划一的动作中,却让道路两旁的黑山军士兵感受到了一种凛然不可侵犯的威严气势。

太史慈纵马疾驰,如入无人之境,在距离张燕帅旗还有百步的距离时,双臂用力一勒缰绳,浑身雪白的战马长嘶一声,前蹄腾空猛蹬几下,生生地人立在了原地。

如此雄壮的骏马,如此矫健的骑士,顿时令张燕和围观的黑山军士兵心中羡慕不已。

“张帅,上次济水之会恍然还如昨日,不想今天我们会在这里再次相逢!”太史慈端坐马上,抱拳向张燕行礼。

“张某在此地恭候将军多时,还望将军带来的是一份能让黑山上下觉得诚意足够的善意!”张燕向太史慈还礼,并不假意客套。

“张帅放心,某今日此来,带着大将军的手谕,是否诚意足够,看过便知!”太史慈说话之间从怀中掏出一封信笺,示意身侧的近卫下马接过之后,呈于张燕的面前。

张燕不疑有他,小心撕开信笺的封口,然后仔细看完刘和写给自己的亲笔书信。

刘和在信中承诺不仅会完全兑现当初与黑山军的约定,还表示愿意给黑山军中习惯了作战的青壮施展本领的地方,不会逼着他们解甲归田。至于从张燕往下的黑山各路头领,刘和也不吝各种加官和封赏,总之是条件优厚到完全超出了张燕的预期。

“多谢太史将军亲自送信而来!从今往后,我们便同为大将军麾下僚属,不如入吾帐中痛饮一场?”张燕热情地招呼太史慈。

“哈哈……,正该如此!”太史慈乃豪爽磊落之人,自然不会拒绝张燕这番示好的邀请,于是翻身下马,与张燕把臂共入营帐。

围观的黑山军士兵见招安之事已定,从此他们再也不用面对刘和麾下数十万大军的围剿,顿时响起一阵阵兴高采烈的欢呼声。

当日夜里,太史慈与张燕大醉一场,两个出身完全不同的雄壮汉子相见恨晚,越说越是投缘,醉倒之后共眠于中军帐内。张燕手下三位小帅则是小心警惕地守在账外,确保张燕和太史慈的安全。

第二日,太史慈给张燕留下一百名骑兵,作为重组以后的黑山军的骑兵教官,然后绝尘而去。张燕在太史慈离开之后,便立即带着部下开赴赵郡的逢山一带进行精简整编。过了几日,振勇营一队数千士兵将战场上俘虏的两万黑山部众送了过来。

赵郡便是刘和当初答应分给黑山军的两郡之一,按照刘和的指示,张燕要在逢山一带对麾下的老弱病残进行裁汰,哪怕是部队的总兵力只剩下原来的三分之一,也要保证留下来的是身体强壮、战斗意志顽强的好兵苗子。对于刘和的这个指示,张燕不敢有什么不满和违逆,毕竟这是他正式归顺之后接到的第一道命令,如果做得不好,不仅丢面子,甚至还会丢里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