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布带兵打仗还算不差,但若是靠他手下这些武夫治理州郡,那简直是一件无法想象的事情。并州今后的内政将完全效仿幽州模式,所以新任州牧必须是从幽州培养成长起来的,而且还是那种绝对忠于刘和的人。
刘和不能把并州分给吕布,但也不能没有任何表示,郭嘉于是建议让吕布和皇甫坚寿一起去长安,让这一对分不清敌友的家伙去稳定长安混乱的局面,等到刘和解决完并州和秦州的事情之后,再去谋划关中。
刘和问郭嘉:“若是吕布去了长安,会不会引来李傕和袁谭的进攻?”
郭嘉回答说:“李傕刚刚得了朝廷的封赏,怎么也要顾及我们的态度,就算他对长安还有想法,也要征得我们的同意,才敢有所动作。吕布和皇甫坚寿退出河东之后,可让子龙率军立即控制河东,袁谭在子义和子龙两员虎将的牵制下,既不敢向北进犯宁州,也不敢南下攻略关中,他要么困守晋阳,要么向西逃进马腾和韩遂的地盘,或者派人前来向你请降。”
刘和仔细琢磨一番,觉得袁谭如今能选择的退路还真的没有多少,现在可不像另外一个时空中袁绍死后的局面,袁家兄弟没有机会向北逃亡,因为所有向北的道路早就被刘和给堵死了,而向南逃亡也只有汉中可去,如今老三袁尚已经捷足先登,所以老大袁谭要么去跟马腾和韩遂混日子,要么就派人来邺城请降。
当然了,也说不准袁谭王八之气突然爆发,带着兵马逆袭河东或者壶关,但刘和半点也不担心这种可能。驻守壶关的是大将太史慈,驻守天井关的是猛将文丑,驻守河东的则是常胜将军赵云,就算袁谭手下还有麹义这员虎将可用,但他的对手没有一个比他弱。袁谭要是敢于发动逆袭,那就是找死的行为,刘和现在正愁没有开战的借口。
“以奉孝之见,袁谭最终是选择向西投靠马腾,还是向东请降于吾?”
“袁谭其人略有小智,他知道我们并未将他那点兵马放在眼中,若是降于我们,用不了多久他带过来的兵马就会被我们消化掉,而这显然是他无法接受的。麹义年青时便在凉州一带作战,对于那里的地形极为熟悉,而马腾和韩遂的兵力也就与袁谭旗鼓相当,如果袁谭吃得了苦,应该会带着兵马向西而去。”
想到袁谭手底下还有几个能用的武将,还有三四万可用的兵马,刘和有些惋惜地说道:“唉,其实我这个人很厚道的,只要是愿意放下武器,我都会给人一条活路,可为何他们就舍不得手中的兵权呢?若是袁谭手下的几万兵马能为我所用,其中一半便是建设并州的好劳力,另外一半丢给子义和徐晃操练半年,也是一批可用之兵。”
“世仁,我听说淳于琼和逢纪一直被软禁在邺城,不如现在放他们去晋阳。”贾诩出言提醒。
自从贾诩摆脱李傕投靠了刘和之后,这两年表现的十分低调,平时从不多言,还把两个儿子全都送到蓟城以表明自己的忠心。虽然贾诩从不与郭嘉抢风头,但几次替刘和出谋划策都能起到查余补缺的作用,而他提醒刘和尽早防备北方爆发鼠疫的建议更是让刘和的损失降到了最低。刘和现在已经能完全放心地采纳贾诩提供的计策和建议,因为他记得贾诩投靠曹操之后,从来没有表现出不忠的行为。刘和觉得自己的前途比曹操还要光明,所以他不认为贾诩还有什么理由去另选他主。
“文和先生,你的意思是让逢纪和淳于琼前往晋阳给袁谭捣乱?”刘和有些疑惑地问道。
贾诩笑着解释说道:“逢纪平时与袁尚走的近,为袁谭不喜,若是将他送到晋阳,很有可能被袁谭拿来杀人立威,而袁谭一旦杀人,郭图和辛评等人就会兔死狐悲,难免生出异心。淳于琼原为麹义的上司,现在麹义手中握着两万兵马,淳于琼一旦回了晋阳,不仅麹义要担心他会夺权,握着另外一半兵马的高干也会防备警惕。若是将这两人送往晋阳,虽然无法替世仁留下袁谭的全部兵马,但至少能留下一半。”
“卧槽,到底是毒士啊。真是把人心琢磨到骨子里面去了。郭嘉擅长的是宏观布局,老贾精研的是权谋人心,有这两人辅助于我,天下还有谁可抵挡?”刘和在心里美滋滋地想着。
“好,一切便依照两位军师的谋划执行,子泰这就安排下去,明日派人护送逢纪和淳于琼前往晋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