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听了程昱这话,有了精神,急忙说道:“如何转机?还请仲德先生教我!”
程昱替曹操分析说道:“如今洛阳的形势,与当初何进独大、董卓弄权时何其相似?刘虞父子虽然占了宗室的名份,如今有把持着朝政大权,但他们总归不能直接篡位自立,否则天下各路豪杰岂能答应?天子一天天的长大,等他觉得刘虞父子两个威胁到了自己的皇位时,孟德的机会也就来了!如今孟德需要做的事情,就是暂时收拢兵马,不与刘虞父子直接发生冲突,让刘和专心与袁绍争斗。”
“可是,吾与袁本初唇齿相依,唇亡而齿寒,我们若是坐视袁绍被刘和打败,等到刘和转身来对付我们时,还有谁能依靠?”
“孟德在兖州什么也不做,已经是对袁绍最好的支持了,至少牵制了刘和不少的兵力在冀州,给袁绍减轻了不少压力。有道是‘生死有命,富贵在天’,袁本初既然丢了冀州,那也怨不得我们,毕竟当初是他图谋太大,否则怎会在河东吃了大亏。”
“仲德先生言之有理,那么我们在东面的布置还要执行么?”
“东面的布置还需袁术动起来之后才能执行,刘和虽然暗中支持徐州,但他没有正当的理由直接出兵徐州,而孟德到时候则可以打着调停徐扬之间的战事进入徐州。”
“是否联络刘表和刘璋等人,对刘虞父子进行制衡?”
“只需联络荆州刘表即可,刘璋远在益州,如今袁绍占了关中,自有谋士建议他与益州刘璋暗中联手,孟德若是派人插手,反倒不美。”
“公达(荀攸字)如今不知下落,吾心甚忧,不知仲德可有良策?”
“可让文若派人前往洛阳打听消息,孟德勿需担忧,公达尤擅变通之道,就算身处险境,也能化险为夷。”
程昱一番安慰鼓励,让曹操心中好受不少,他也不再去问重病在床的戏志才,而谋士刘晔此时又去了泰山郡,所以对程昱更加倚重,对荀彧则有疏远的心思。
荀彧号称王佐,对于人情世态的洞察能力自然非同一般,他很快就发觉了曹操对自己的态度变化,但也不以为意,甚至产生了返回颍川暂时隐居的念头。考虑到曹操现在的处境艰难,加之荀攸又在洛阳失去了联络,荀彧最终决定刘和进行联系,直接向刘和要人。
昌邑距离邺城不过数百里,消息传递所需时间不长,很快刘和便收到了荀彧写给自己的书信。
荀彧在书信之中对于刘和还是很客气的,称赞了刘和在北方这些年抵御胡人的功绩,也认可刘和收拾辽东公孙度的做法,到了信的末尾,荀彧简单提了一句当年他曾托人前往洛阳送书之事,最后则恳请刘和帮忙打听荀攸的下落。
刘和想起当年在接到幽州的急报之后,曾有人悄悄来洛阳向自己示警,提醒他防备曹操,结果刘和最终选择了从河东经过并州返回幽州,避开了曹操在黄河两岸对他的伏击。事过之后,刘和曾经多次琢磨派人前来向自己示警的到底是曹营内的哪一个人,但因为此人再也不跟他有任何联系,所以毫无头绪。现在荀彧忽然在信中提到当年洛阳示警之事,刘和顿时恍然大悟。
刘和想起荀彧在另外一个历史时空当中的结局似乎并不太好,大概是因为他强烈反对曹操封王,如今看来荀彧果然是心向汉室,并不认同任何军阀裂土分疆的行为。有感于当初荀彧曾经帮助过自己,加之刘和也对这位王佐心存敬仰之情,于是他给洛阳李严下令,让他把已经被软禁起来的荀攸释放出来,然后派人礼送出洛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