鲜于银撇着嘴骂道:“哼,这厮还真是不要脸!早他娘滴干什么去了?度辽军出兵之前,太傅大人和公子可是连着给公孙度写了三封书信,结果他连一封都没有回,分明就是仗着手中有点兵马,想要继续在辽东裂土称王!如今东西两路大军眼看要打进襄平了,这厮才想起来服软,就算我肯答应,一万多度辽军兄弟恐怕也不答应啊。”
“还请鲜于将军容老夫把话说完,至于答不答应公孙度的条件,全凭将军做主,老夫绝无二话。”
“彦方先生呀,这事可不是我能做得了主的,你先把公孙度开出的条件说说看,如果他真的有诚意,我就命令部队暂缓攻城,先派人向蓟城那边请示一下。”
王烈于是将公孙度提出的退兵条件说了一遍,鲜于银听了之后没有当场发飙,而是先让人将王烈领出中军帐安置,然后与军师李儒进行商议。
方才一直没有开口的李儒冷笑说道:“公孙度这厮,打的好主意,他让王烈前来斡旋,不管成与不成,都能赢得襄平城内军民的理解和支持,这样一来就可以冲淡他龟缩在襄平城内不敢出战的负面影响。如果我们稍微犹豫或者派人回去请示,传信的人来回路途至少需要一个月时间,等到一个月过去之后,辽东已经变得寒冷,更加的不利大军攻城!”
“那我们直接回绝公孙度和谈的提议?”
“不必如此,我们不妨来一个将计就计!”李儒把眉毛一拧,有生一计。
隔了一日,王烈安然返回襄平,带回了一个让公孙度高兴的消息。
鲜于银不能就公孙度提出的停战条件做出决定,但也无法一口回绝公孙度,于是决定立即派人返回蓟城请示刘虞父子。在此之前,为了不影响可能的和谈,度辽军准备暂时撤回安市,停止对襄平的攻击。
得到消息的公孙度立即给驻守侯城、辽阳和望平的部队下令,让三路部队火速赶至襄平与自己汇合,然后趁势追击准备回撤新昌的度辽军!
第四二八章 弄巧成拙
公孙度之所以敢将驻守辽阳、望平和候城的三支部队紧急调回襄平,根子还在夫余人派出两万士兵增援了玄菟郡,使得他可以放心将高显至西盖马一线暂时托付给夫余盟友,然后专心对付鲜于银这支孤军深入的部队。
在公孙度看来,他让王烈出城拜见鲜于银,说了许多低头认错的软话,这样的姿态已经摆得很低,足以暂时麻痹了鲜于银,甚至会让鲜于银和度辽军滋生出一些骄狂自大的情绪。只要鲜于银停止攻击襄平并且撤回新昌,公孙度就会抓住这个难得的机会,出动襄平守军和三路飞速驰援的部队一路追击度辽军,趁着度辽军混乱之际,一举拔掉这根插在自己胸口的刺。
至于驻守在大辽水以西的幽州军队,公孙度掌握的情况是险渎城内仅有守军不到五千,徐晃前些日子已经率领一支骑兵部队出城向北追击鲜卑人去了,一时半会肯定是敢不回来。公孙度一开始本来是想出兵偷袭险渎的,但转念一想就算拿下了险渎,等徐晃率军返回时,还得将部队撤回大辽水东岸,所以干脆想出了这个以退为进的狠辣计策。
却说驻守辽阳的韩起、驻守望平的公孙模和驻守候城的卑衍三位属下接到公孙度的命令之后,还以为襄平危急,于是急忙率军赶来。三方的部队在五天之内相继赶到,兵力合计超过两万,如果再加上襄平城内的守军,则有四万之数。
公孙度为了拖延鲜于银返回新昌的时间,为几路增援的部队赶来集结争取时间,特意派手下从城内运出一些酒肉粮食慰劳度辽军,看上去似乎一点也不想与度辽军为敌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