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8页

“那就有劳将军费心!吾之身份,暂时不便外漏,便不随忠明将军一起去黾池了,剩下诸事,皆由贾曹掾从旁协助。”

赵云随后辞别段煨,悄然返回函谷关。

贾逵陪同段煨和左灵返回黾池之后,先是将所有人员名册核对一遍,然后又让段煨勾出军中有资质潜力的中层将领姓名,接着向放出要与镇北军合并的风声,让营中士兵有一定的思想准备。

这些铺垫的事情做完之后,段煨召集手下议事,将自己要去洛阳赴任的消息告诉大家,同时安抚众人安心本职,若是愿意随他去洛阳的,他会想办法帮着谋个出身,若是愿意继续留在军中吃行伍饭的,那就安心等会新的主将前来接手。

这些军中骨干想到徐荣当年在长安投效了刘和之后的事情,顿时觉得心安不少,合并的事情并未遇到太大的阻力,一切按照赵云的设想往下走。

第四一八章 文官治军

从赵云耐心说服段煨放弃兵权一事,可以看出他的胸怀和眼光又有了新的提高,用刘和的话说,也就是大局观又有提升。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首先赵云在段煨一事上十分的耐心,虽然他对于段煨的多疑和反复心有不快,但一直不曾厌烦,更没有对段煨做出一些阴谋算计的事情。正是因为赵云的这一份耐心,最终打消了段煨的多疑,使段煨觉得自己就算放弃了兵权,也不会沦落到狡兔死、走狗烹的地步,所以最终段煨以十分平和的方式接受了赵云的提议,甚至临走之前还帮着赵云安抚人心。

若无宽容的胸怀,如何能够真心接纳段煨这样独立特行而且生性多疑之人?

其次,赵云不是简单对段煨许以武将高位,而是让段煨放弃兵权,从武转政,这便是赵云眼光长远的地方。对于段煨这种有能力,有想法,还有威望的将领,赵云如果想的只是暂时收服利用,那么就会留下“后遗症”。就像前些年刘和在解决潼关五千李蒙手下的降兵时,便是耐心采取迂回手段,将之最终转往幽州以北,虽然过程繁琐费力了一些,但却没有留下隐患,反而使得这支部队焕发出战斗力,甚至成为镇北军的核心。

段煨和他麾下的部队与当初李蒙和那五千降兵的情况更加复杂,因为段煨和他的部队不算投降过来,而是投效过来,所以赵云不可能像当初刘和暂时闲置李蒙那样对待段煨,而且洛阳目前正值用兵之时,段煨带过来的这一万多兵马也需尽快投入战场,所以赵云需要这支部队脱离段煨的影响,但又要人心可用。

如果段煨继续保留军职,就算他离开自己的部队,但只要还在洛阳,就会对部队产生影响,而让他继续留在洛阳,但是转而从政,却可以既安抚原来部属的心,又最大程度降低段煨对于这支部队的影响干预。

赵云收了段煨的兵权,却给段煨安排一个实职的地方长官职位,这会让段煨那些手下觉得自己今后有出路,就算实在混不下去了,还可以就近跑到洛阳去找原来的老上司投奔嘛。

最令人感到佩服的还是赵云在解决段煨这事的同时,顺便还将朱儁所代表的洛阳保皇派也安抚了一下,使得洛阳内部能够继续保持稳定和团结。

朱儁虽然年迈,但还没有到下不了床的那种地步,再熬个两三年应该不成问题,因为段煨之事,朱儁需要让出河南尹的位置,但同样是因为段煨之事,赵云却会力保朱儁出任司隶校尉这个更加重要的职位。

大汉司隶地区,有河南、京兆两府,有左冯翊和右扶风两辅,还有河内、河东和弘农三郡,若论地盘面积,司隶比青州、兖州、徐州和豫州都大,若论人口之数,也是大汉数一数二。河南尹不过是司隶地区下属的一个府,而司隶校尉听着官不大,才是一个小小校尉,但实际上在朝堂有着“三独坐”的称呼,权力大的不可想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