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8页

郭嘉立即给刘和回信一封,信中建议此时不宜将白山城大捷的消息散布开来,最好是制造一些假象,对外声称白山失守,赵云和张郃不敌东部鲜卑大军,率领残部撤回了马城。郭嘉的这个提议,倒是与刘放的建议不谋而合,甚至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又过了几日,蓟城刘虞收到密报,得知幽州骑兵在北方草原上全歼了东部鲜卑三万多人,当时便震惊的无以复加。

前些年鲜卑人作乱的时候,几千人便能冲进幽州肆无忌惮地抢掠一番,有的时候甚至都敢跑到冀州境内做恶,幽州和冀州的守军却拿他们一点办法也没有。

如今儿子统率下的幽州骑兵不仅死死堵住了鲜卑人进出幽州的各个入口,竟然敢于走出长城防线与鲜卑人在大草原上正面对决,而且还取得了全歼的惊人战绩,这是刘虞以前根本想都不敢想的事情。

如果不是刘和在信中特意提醒老爹,此时不宜声张大捷之事,只怕刘虞会立刻传晓各郡,将这个天大的好消息传遍幽州的每一个角落。

除了郭嘉和刘虞获知此事,刘和还派人给冀州的太史慈和刘惠也送去了类似的迷信,让他们也能及时掌握幽州战事的发展情况,随时做好应对袁绍军异动的准备。

第三四九章 隐真示假

赵云很快便收到了来自马城的回复,他对于刘和暂时不向外宣布白山城大捷的做法完全赞同,赵云相信只要方法得当,这次完全可以隐瞒和欺骗轲比能,使得他在进攻幽州的时候,做出错误的决定和判断。

试想一下,如果轲比能还以为东部鲜卑人在进攻白山城或者已经夺下了白山城,他就可能将主力向着白山城方向部署,而这正好落入郭嘉的算计之中。

为了掩盖痕迹,赵云派出一支骑兵部队将散落在外的鲜卑人尸体全部收集回来,又让人在白山之中寻到几处大坑,然后将这些鲜卑人的尸体全部丢进坑中,上面填上一丈多厚的泥土,算是给死去的鲜卑人来了一个集体合葬。

徐荣截击鲜卑人的地点远离白山城,死在这里的鲜卑人前后加起来接近九千之数,所以战后收尸和掩盖的任务便要麻烦一些。不过徐荣也有办法,他把抓获来的鲜卑俘虏组织起来,让他们亲自动手埋葬死去的同伴,这样做不仅可以减轻鲜卑人隐藏在心底的仇恨敌对情绪,同时还让自己的战士可以轻松一些。

那些陷阱、暗桩已经被徐荣下令填埋和拔除,各种坑人的玩意诸如铁蒺藜之类,也被全部回收,以备下次战时再用。今后这里便是幽州骑兵的活动范围,鲜卑人再也无力光顾,如果不将此地恢复原貌,以后坑的可都是自己人。

过了几天之后,草原上下起了鹅毛大雪,正好将前些时日连番大战遗留下来的一些痕迹掩盖的干净彻底。等到雪化之后,如果不是刻意去查探,人们将会很难发现在这片原野上曾经发生过数场激烈的战斗。

为了隐真示假,同时也是为了减轻白山城内的粮草供应压力,赵云和张郃经过商量,决定将城内前后抓获的八千多鲜卑俘虏分作两批,运回宁城。

张郃先行一步,他给四千五百名鲜卑俘虏换上汉军服饰,头顶戴上皮帽,将鲜卑士兵那种十分难看的髡头给掩盖起来,再让这些俘虏打着幽燕军的旗号,牵着幽燕军的战马,然后在一千五百名幽燕骑兵的押送之下,大摇大摆地返回了宁城。

张郃走后没几天,赵云又以同样的办法将剩下的鲜卑俘虏也带回了宁城,不过这次他让士兵们打的旗号是骁骑卫,负责押送的是一千出头的幽燕骑兵。三千幽燕军骑兵经过三次大战之后,战死五百多人,他们的遗体也被一同带回了宁城。按照幽州各军的传统,牺牲的战士遗体不可抛弃在外,全部运回军都山中,在阵亡将士公墓内进行安葬,每名牺牲的将士都有碑文和墓志铭,每年清明和中元节接受幽州各界组织的祭奠,享受香火供奉,以示尊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