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继续走精兵强军的道路,从本州实际承受能力出发,建设一支精干、善战、忠诚的部队,一切战事必须听从司令署的指挥。提升训练团之级别,扩大训练团之规模,创办两所武院,分别培养军队急需的基层军官,培训中高层将领。完善司令署之职能,充实各司力量,从各军之中选调能力出众的中层将领担任参赞谋划人员。
这份规划,虽然字数寥寥,并不显得如何高明复杂,但在刘和所处的时代,已经属于难得。让人们能够意识到战略规划的重要性,已经是一个巨大的进步,更何况还能弄出这么一份涉及了农业、工业、商业、文教、军事五个核心行业的发展规划,已经远远的走在了各方势力的前头。
有了这份战略规划,今后幽州的发展就不会出现顾此失彼的情况,也不容易出现人亡政息,人换政改的问题,刘和的众手下们只需按照规划指出的方向摸索前进,必然能够开创出更加波澜壮阔的局面。
到了最后一日,刘和主持大家讨论幽州的军事战略。
刘和说:“军事行动始终是为政事服务的,孙子兵法有云‘上兵伐谋’,如果我们采取非战争的手段能够达成目的,那么就尽量避免使用武力。但是,以目前大汉之形势,我们空口白牙的跟人家讲道理,没有人会听我们的,所以必要的战争该打还得打,而且必须打的坚决彻底!那么,我们接下来先打谁呢?打到什么程度?我们打别人的时候,其他势力合起伙来打我们怎么办?这些问题便是今日大家商议的重点!”
经过一番思索,郭嘉首先发言说道:“个人以为,幽州目前接下来首先需要解决的该是公孙度势力,而其余三个方向则可以暂时维持现状不变。辽东虽然自大汉立国之初便属于幽州管辖,但因为辽东之地远在大汉东北,距离蓟城有近千里之遥,所以时常发生叛乱和地方势力割据的情形。如果不将公孙度势力解决,那么幽州的陆上和海上便始终面临威胁。”
“公孙度此僚虽然对于稳定辽东局面有一定的功绩,但他的野心比公孙瓒还要更甚,妄图占据辽东以北以东的广袤地域裂土封王,在幽州受到公孙瓒和袁绍势力的入寇时,公孙度也派出兵马前来助战。所以,攻打公孙度不仅是我们的战略需要,同时我们也师出有名,可以得到百姓的支持!”
经过讨论,众人一致同意首先解决幽州东北的公孙度势力,这样既可以解除后背隐患,同时还能为幽州提供很大的战略纵深,增加近两百万人口和许多耕地以及各种矿产资源和战马。
郭嘉接着又说:“现在,摆在我们面前的问题主要有这么几个。第一,究竟在何时发起讨伐公孙度势力的战事最为合适?第二,我方出兵多少为宜?第三,若是在我方出兵时长安发生巨变,或者洛阳受到重大威胁,又或者敌对势力再度联手对幽州发起攻击,我们该如何应对?第四,我军是以陆上进军为主,还是以海路偷袭为主,还是水陆并行?”
将一连串的问题抛给大家,郭嘉坐下来盯着面前的地形图,再度陷入到沉思之中。
郭嘉虽然是刘和的第一智囊,但他现在被刘和影响的也喜欢集思广益,倾听不同的声音和建议,以此来完善自己心中的计划和方案。
少年时代曾经去过几次辽东的田畴说道:“本人曾经去过数次辽东,对于沿路的地形比较熟悉,我认为从陆上进攻公孙度最大的威胁时沿路的乌桓部落和辽东鲜卑,而因为路途遥远难行,后勤供给将会变得十分困难。辽东之地到了深秋之后便会变得奇寒无比,我军士卒未必能够适应酷寒环境下的作战,因此我建议在春夏之际出兵,在八月底就要占据阳乐、柳城和昌黎等城池,并且能够坚守到来年援军的到来。”
长期与鲜卑人和乌桓人作战的渔阳太守尾敦开口说道:“辽西鲜卑向来不服大汉管教,经常跟辽东鲜卑人狼狈为奸,祸害我汉人百姓,因此根本不能期盼我军在讨伐公孙度时不会受到他们的骚扰和袭击。这些胡人最是贪婪凶残,他们一定会将目光瞄向我军运输后勤辎重的队伍,所以后勤运输一定会非常艰辛和危险。”
曾经走海路从东莱前往辽东避祸的太史慈开口说道:“我曾乘船从海路前往辽东,后来又随鲜于明辉将军和韩从事一起乘船从海路抵达雍奴,所以对于渤海之内的情形有所了解。个人以为,我军在准备不充分之前,不宜贸然出兵辽东,而我军的准备首先要以水师为重!我军当在陆上故作声势,让公孙度以为大军马上就要攻打辽东,逼迫他将主力布设在辽东属国医无虑山脉一侧,等到度辽军的水师拥有大量的运兵船之后,便派出一支奇兵从辽水附近上岸,直插辽东的腹心襄平!”
太史慈这几年一直呆在冀州,并没有参加后来的蓟城保卫战,也未曾与公孙度军正面作战,但他凭借刚才田畴的介绍和观看辽东地区的形势图,竟然想出了这么一招声东击西的妙计,顿时让其他人高看许多。
一直不曾开口的徐晃,忽然说道:“对付公孙度,采取军事打击固然必要,但是否可以通过渗透和离间的方式,先使其内部分裂或者混乱?如果辽东内部不稳,那么我军届时遇到的抵抗就会减弱,出兵的时间就会缩短,这样可以迅速回援,避免陷入多线作战的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