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0页

赵玉作为骁骑卫主将,对于骑兵运用能有如此清醒的认识,再次证明了他的冷静与睿智。

张郃赞同赵云的观点,并且进一步提出了应该抓紧时间研制各种大型攻城兵器的建议。张郃认为凭借设计精妙犀利的攻城器械,不仅可以大幅降低攻城步兵的伤亡,同时还可以在较短时间内攻破敌军的城池,不会给己方的后勤供给造成太重负担。

刘和非常赞同赵云和张郃的意见,他要求在座的将领一定要从幽州骑兵天下无敌的自满自大思想中走出来,今后要多研究如何进行攻坚作战,经常组织士兵进行实战化的演练,提高将士们攻城作战的熟练程度。

对于张郃提出幽州应该研制更加厉害犀利的攻城器械这一建议,刘和也作出明确答复,他告诉与会众人,早在一年之前马城和蓟城的兵器坊内就在开始秘密研制几种大型攻城利器,并且有了突破性的进展,一定会在南下攻打袁绍势力时派上用场。

大家从刘和口中得知此事后,更添信心,同时对于刘和的长远眼光也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

参加会议的刘惠向大家介绍了这几年护乌桓校尉府在如何统筹军事与民事方面的经验,徐邈向大家介绍了自己在转化俘虏降兵方面的成功经验,太史慈和鲜于辅向大家介绍了与袁绍军作战的经验,郭嘉和张郃向大家介绍了如何充分利用各种地形排兵布阵的经验,田畴则向大家传授了一些如何派出侦骑斥候进行渗透的办法……

在这种小范围、高层次的会议上,众人为了展示出自己的能力和本事,都是极力地参与到每一个话题的分析讨论之中,如此一来就使得大家可以取长补短,从别人的言语之中学到许多有用的经验。

这也正是刘和在会议的第一阶段分析所有过往战事的目的。在知识积累方面,从来都不是简单的一加一等于二,而是一加一大于二,大家通过这种面对面的争论和分辨,不仅可以取长补短,更促进了各军将领之间的沟通交流,对于以后进行大兵团联合作战有着深远的影响。

刘和从来不担心手下重要的文武将领凑在一起会对自己的地位形成威胁,因为他始终以导师的身份站在最高处、最远处,哪怕是智谋超绝如郭嘉者,因为所处时代的局限性,对于很多问题的认识和看法也不如刘和透彻,所以他的领袖核心地位别人根本无法撼动。

战事分析会结束之后,刘和让蔡琰在当日夜里就将所有结论性的内容整理出来,然后由几位文士一起誊写十数份文稿出来,分发到了与会者的手中,作为今后指导作战的重要参考资料。孙礼虽然负责外围的警戒护卫工作,但他作为龙虎卫的副将,也得了一份文稿,结果被他当成珍宝一样收了起来。

第三日上午,会议进入第二阶段。

在正式开会之前,刘和命人抱进来一大卷图纸、一摞书册,还有十几口箱子,然后按照人头分发下去。

刘和打开一份图纸,平摊在面前的长桌上,然后对大家说道:“这是军情司在付出了几十条兄弟的性命,历时半年时间绘制出来的大汉形势图,图上详细标绘出了各方势力如今盘踞的区域和重要山川河流、关隘、湖泊、道路、沼泽、沙漠的具体位置,今日我将之分发给诸位,希望你们能够作为参考,在接下来的讨论中提出真知灼见。”

“放在大家面前的这份朱色封皮的书册,是军情司打探整理出来的关于各路势力的一些具体情报,因为我们现在的实力有限,还无法将更多的谍报人员送进远离幽州的偏远地域,所以距离幽州越近的势力情报越详细,可信度也越高。诸位今后都要高度重视情报刺探和收集之事,在条件允许和职权范围内尽力为司令署军情司提供更多准确可靠的讯息!”

“这口檀木箱子内盛放的器物名曰‘千里镜’,现在请大家打开箱子,模仿我的动作将之拿在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