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9页

卫将军、河南尹朱儁也来劝说刘和,要他一切以大局为重,不能因为一时痛快而误了大事。就连大学士蔡邕都亲自出面,好言好语地规劝刘和不要犯了众怒,白白的将好不容易改变的洛阳局面毁掉。

面对重重压力,刘和也曾发生动摇,但他最终还是坚持了自己的选择。他对身边的人说:“如果我这么做真的会毁掉洛阳,那么就让它毁掉吧!反正,洛阳什么时候又真正的好过?”

此时,固守己见的刘和,倒是跟当初的董卓有些相似。

当初,董卓执意要将洛阳一把火烧掉,然后裹挟洛阳近百万人口前往长安;现在,刘和执意要将有主的荒地收归己有,然后将土地分到急需田地来生存的流民手中。

洛阳太傅府中的办事人员虽然不多,但效率却是出奇的高,刘和将这件事情交给李严之后,不到一个月时间,洛阳周边所有的有主荒地全部被官府重新丈量和登记了一遍,然后再被分割成几十亩一片的小块,陆续分到了前来投奔的流民手中。

流民们虽然是以协约的形式从刘和手中获得土地,但刘和为了打消他们的疑虑,签订的是长达十年的长效合约,所以就等于是将土地以极为低廉的价格租借给了流民。

流民们得了土地,正在发愁如何开荒耕种,这时候各乡的乡老们和互助社的头目们开始出面了,他们向这些流民极力介绍加入互助社的各样好处,然后将新近分得土地的流民也编入到了互助社中,从此一起承担风险,一起享受劳动成果。

经过近一年的试行,如今洛阳本地的农户们算是回过味来,今后要想日子过得越来越好,单靠一家一户明显不如依托于互助社更加有利。

比如,一家农户若想开渠引水,灌溉新开垦出来的土地,显然无力做到。但若是他加入了互助社,那么在农闲季节,就可以请求全社的精壮劳力前来帮忙,将这条水渠挖掘出来。当然了,开挖这条水渠是需要支付酬劳的,这家农户要么将开垦出来的土地一部分匀给前来帮忙的人耕种,要么记在账上,今后别家挖掘水渠的时候,他去将所欠的劳力还上。

不必担心有些农户会赖账,以汉代老百姓的诚信水平而言,绝大部分人是做不出来赖账不还这种没脸皮的事情。再说了,不是还有各级官府的公正与监督么?

当刘和将各县流民安置妥当之后,这才发现豁然又是一年过去了。

离开幽州已经快两年的刘和,忽然有些怀念身在幽州时的那些日子,也有些怀念当初被他留在幽州的那些手下。虽然刘和的手下经常通过书信的方式问候他,向他请教一些遇到的难题,但毕竟远隔数千里,无法面对面的坐下来自由自在的谈论一番。

这段时日里,刘和总有一种预感,觉得自己返回幽州的时间快要到了。

第二一零章 围剿暗流

当刘和预感他返回幽州的时间渐渐接近之时,一场针对他和刘虞的阴谋正在悄无声息的展开。

最先察觉到刘和意图控制洛阳继而控制司隶,从此挟天子以令诸侯意图的是袁绍身边的谋士田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