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朝会的前一天,王允找到吕布,要求他对董卓下手。一开始,吕布很犹豫,还说:“我和他如同父子一样,这件事实在难以下手!”
王允忽悠吕布说:“你姓吕,他姓董,又不是真的骨肉亲情。况且董卓现在是人人得而诛之的国贼,你难道还要认贼作父吗?当初你得罪了他,董卓向你狠狠掷出刀戟的时候,可曾把你当成儿子看待?可怜我那如花似玉的女儿,一颗芳心都系于你的身上,你却从没想过让她早日脱离董卓的魔爪!”
吕布这货,生平最见不得女人受欺负,尤其是已经认定了是自己的女人,于是答应了王允。
吕布于是找来自己的铁哥们李肃,许以高官厚禄,然后要求李肃带领十几个身手敏捷的私兵,换上宫中卫士的服饰,隐蔽在进入皇宫的侧门两边。
第二天早晨,董卓大摇大摆地从侧门入宫,忽然遭到李肃等人的突袭。董卓大骇,急忙向身后的吕布呼救。吕布却大声喊道:“我们这是在奉诏讨杀乱臣贼子,你死有余辜!”绝望中的董卓奋力反抗,但已无济于事,被李肃和十几名士兵乱刀砍成肉酱。
隐于王允身后的王越和丁况师徒,亲眼见识了这一幕,他们忽然不约而同地想起了远在幽州的某个年轻人。
当时王越曾向刘和表达过自己想要刺杀董卓的意思,结果被刘和劝住。刘和对王越说:“大师剑术虽然臻至化境,刺杀董卓或能成功,但却犯了不干朝政的大忌,就算会被天下人记住威名,从此却也会让朝中大臣忌惮,再也无法在长安呆下去。有句话说的好,‘欲使其灭亡,先使其疯狂’,董卓做下了那么多坏事,就算你不动手,也有人会杀他,所以不必急于一时。”
如今,王越师徒并未动手,却真的见识了董卓被自己义子安排人手杀死的场面,心中除了敬意之外,还有一些吃惊。
董卓被杀之后,王允顺利把持了朝政,他下令杀死董卓的三族,就连董卓年迈的老母亲都没有放过。
身在长安的文臣武将和士兵们得知董卓被诛,纷纷高呼万岁。长安老百姓更是高兴的在大街小巷载歌载舞,共同庆祝奸贼被诛。王允让人将董卓的尸体丢到东市,看守董卓尸体的官吏点燃一根灯捻,然后插入董卓的肚脐眼中,于是做成一支粗壮的“人烛”。因为董卓身形肥胖,体内脂肪堆的很厚,结果“光明达曙,如是积日”。
然而,长安百姓却是高兴的有些早了。董卓的死,只是动荡的开始,而不是结束。
王允作为诛杀国贼的首要功臣,少不了朝廷的嘉赏和士民百姓的称赞,于是他开始得意忘形起来,没有足够重视董卓留在关中地区的近二十万大军。他对别人说:“连董卓这样不可一世的大奸贼都死于我的手下,我还有什么可惧怕的呢?”
骄傲使人落后,有的时候,甚至还会要命。
大学士蔡邕是被董卓逼迫着回长安做官的,不过董卓尊敬他的才学,对他倒是一直非常关心照顾,从没有让他做什么坏事。当蔡邕看到不可一世的董卓最后竟然被自己义子杀死时,不由得长叹了一口气。
然而,就是这一声叹息,却为蔡邕招来了杀身之祸。
蔡邕叹气的时候,王允就在他旁边站着呢。王允勃然大怒,指着蔡邕的鼻子大骂:“董卓是国之罪人,祸国殃民的罪行不可饶恕,你身为天子臣民,应该从大局考虑,从国家出发,共同声讨国贼,不想你念及他对你的一点私人恩惠,竟然为他感到痛惜,这难道不是与董卓同一鼻孔出气吗?”